我們靜默繞塔 一匝又一匝

文與圖/荷葉 |2014.04.07
2033觀看次
字級
如今的荼毘塔,是一座弧形磚造遺跡。圖/荷葉
佛陀入涅槃後七天,大弟子大迦葉聞訊,日夜趕路領著比丘從遠方來到拘尸那羅,主持火葬儀式,尊者忍住悲傷恭敬合掌,在偉大導師的金棺周圍行繞三匝,然後走到如來腳跟旁稽首禮拜,正當其他僧眾也跟著虔誠禮拜的時候,佛陀用三昧真火自行荼毘。圖/荷葉

文/荷葉

佛陀入涅槃後七天,大弟子大迦葉聞訊,日夜趕路領著比丘從遠方來到拘尸那羅,主持火葬儀式,尊者忍住悲傷恭敬合掌,在偉大導師的金棺周圍行繞三匝,然後走到如來腳跟旁稽首禮拜,正當其他僧眾也跟著虔誠禮拜的時候,佛陀用三昧真火自行荼毘。

拘尸那羅城內的男女、老少大小,一切大眾,都悲哀流淚,捧奉清芬的香花、旛蓋等物,來到如來所在,懷著哀傷的心情致敬供養。到第七天,金棺運到城東。

距離拘尸那羅遺跡公園臥佛殿一公里半的安迦羅大塔,據說就是當初佛陀入滅後火化的地方。佛陀火化後遺下眾多舍利,當時有東北印度許多部族,遠來弔唁禮敬,包括摩揭陀國的阿闍世王、毘留提的大梵王、迦毘羅衛城的釋迦族等,據說有八位國王各率國中精兵趕到現場,參加佛陀的火化儀式,志在分迎人天導師佛陀的遺骨舍利,回國建塔供養。

而拘尸那羅末羅族人卻說:「世尊是在我們的村地入涅槃,我們不會將佛舍利分與他人。」頓時,氣氛變得劍拔弩張,當時各國國王心想,既然以禮相求達不到目的,就同聲說:「那麼就只好兵爭了。」眼見戰事一觸即發!幸而有一位香姓婆羅門挺身而出,揚聲調解,說道:「大家常受世尊教導,也都心悅誠服如來慈悲教化,怎麼能為了迎請舍利而起兵爭呢?現在舍利在此,當均分為八,各自迎請歸國供養。」眾國王覺得有理,同意由香姓婆羅門將佛舍利平均分為八份,各自帶回本國興建佛塔供奉。

唐朝玄奘大師西行取經途中,曾到此朝拜,據《大唐西域記》卷六記載:「由城北渡河,登岸約三百多步,就是如來的火化場,現有塔,地面土色至今黑黃,土中雜有灰炭,有人至誠祈求,有時還可獲得舍利。」阿育王統一印度後,將分散各地的佛陀舍利集中一起,並於印度各地道路的十字路口,興建了八萬四千座塔,各供奉佛陀舍利。

如今的荼毘塔,是一座弧形磚造遺跡,塔周圍的綠色草坪上長著高大的熱帶樹木。我們靜默繞塔,一匝又一匝,憶想起《法華經》七喻中的醫子喻,故事是說,在一個遙遠的國度,有一位良醫(比喻為佛陀),非常疼愛自己的兒女(比喻為世人)。有一天良醫外出,兒女們誤食毒藥,迷失心志,為了救這些可憐的孩子,父親唯有假裝死去,希望誘使他們喝下他所調配的解藥,最後把所有孩子們都救回了。

佛陀,您在哪裡?如果我們都醒覺了,您會現身來安慰我們對您的孺慕之情嗎?佛陀入涅槃後,繼承衣缽的是長老大迦葉尊者,三個月後,為統一教義與重申戒律,尊者於王舍城郊的七葉窟,召集五百長老進行了第一次結集。二十年後,直到阿難成為弘法繼承者,大迦葉始入雞足山入定,護持佛陀的衣缽,等待彌勒菩薩降誕于婆娑世界,將衣缽傳承給菩薩,之後尊者方入涅槃。

為紀念佛陀涅槃,部分佛教國家,以佛陀進入涅槃的當年度為計算紀元的方式,這緣起於公元一九五○年,首屆「世界佛教徒友誼會」在錫蘭首都可倫坡舉辦,會中議決:佛陀誕生於公元前六二三年,成道於公元前五八八年,去世於公元前五四三年。一九五四年,世佛友誼會於緬甸仰光舉行,會中再決議佛教國家以「佛曆」紀元,並以釋迦牟尼佛涅槃年推算,公元一九五四年為佛曆二四九七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