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閱讀之旅10 --鹿野苑 五比丘迎佛 文與圖/荷葉 |2014.02.17 語音朗讀 235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荷葉圖/荷葉圖/荷葉 由靈鷲山驅車回到伽耶火車站,不到九十公里卻需走三小時,請覺紹法師在巴士上為大家講說《觀無量壽經》:「頻婆娑羅王遭逢家變,為逆子阿闍世所幽禁,想把父王餓死。國太夫人韋提希憂急合掌遙禮靈鷲山的佛陀,因厭棄五濁惡世,祈請世尊廣說無憂惱處,世尊即刻降赴王宮,示現十方諸佛淨妙佛土於韋提希夫人,供其選擇往生之地。在韋提希夫人表示願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佛陀以十六觀的次第,說明觀想落日及彌陀淨土莊嚴諸相的往生西方之法。」 黑夜中,我為覺紹法師掌燈,道路十分顛簸,我們像是在搖籃裡,奮力讀經。 處處無家處處家 登上原來安放行李的臥舖火車,聽著鏗鏗鏘鏘節奏規律的行進音聲,這列移動中的歸宿,一再給予溫馨提示,別忘了問問自己「到底是個歸人還是過客?」不用傷神思考,天一亮,我們就會從這個家鄉到達另一個家鄉——鹿野苑,佛國之旅的奧妙處就在於「處處無家處處家」。 經過勤苦修行,悟出宇宙人生緣起與還滅真理的佛陀,猶豫著是否要將自己證悟的究竟義諦去向世人解說,因為這甚深微妙之法與世人錯覺所見相違背;當時,大梵天王知道佛陀的想法,在天空湧現恭敬禮拜,勸請佛陀慈悲住世,大轉法輪。聽了大梵天王至誠勸請,佛陀心中非常歡喜,由菩提伽耶出發,踏著慈悲步伐沿著恆河往西,一路向二百五十公里外的迦尸城前進。 迦尸城就是今天的瓦拉那西,位於印度北方邦恒河中游的瓦拉那和阿西兩河之間,瓦拉那西是由瓦拉那和阿西兩個印度語詞拼成的。 佛陀為救度眾生的大事因緣,不辭跋涉之苦,來到位於瓦拉那西東北方約十公里處的鹿野苑,這裡樹林繁茂,鳥獸溫馴,是一個靜寂幽雅的世界;除了古代喜歡狩鹿的國王受到慈悲鹿王感化,而把這一帶森林畫為鹿的樂園來保護的地名典故之外,古來許多修行者在此苦行禪定,印度人把苦修者又稱為仙人,所以,鹿野苑另有一名稱,叫做仙人住處。 仙人住處鹿野苑 佛陀到鹿野苑,在弘法利生的因緣上,創造了地利與人和的良好條件,一是尋找到昔日同修苦行的五位夥伴;二是迦尸城,自古便是人文薈萃的聖城,「迦尸」意思是光明之城,因有無數宗教導師在此聚集,教導修行的智慧,佛陀正覺的宣言,的確需要這麼一個海納百川的哲學殿堂,才能含容劃時代革新教育的壯闊思潮,此即是鹿野苑地利上所具備的傳法優勢。 我們清晨抵達瓦拉那西火車站後換上大巴士,進入鹿野苑遺蹟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比丘迎佛塔。 其實,當初佛陀風塵僕僕而來,憍陳如等人遠遠眺望到佛陀的聖顏,並沒有立刻起身迎接,還彼此約定「不要理睬他,假裝我們不認識這個耽於世樂的懦夫!」直到佛陀走近,那莊嚴的智者威儀,才讓他們忘記原先的默契,不由自主請佛陀上座,佛陀為他們說出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真理,憍陳如、阿捨婆誓、摩訶跋提、摩男俱利、十方迦葉五比丘皈依大覺者,自此佛、法、僧三寶成就,佛陀的教法可以廣布天下。 五比丘迎佛塔,建於笈多王朝(西元三二○~五四○年),是一座大型的覆缽型磚塔,頂端的八角亭是蒙兀兒帝國時(十六世紀)所建 (蒙兀兒帝國初期對宗教採寬容政策);此處被認定是:五位苦行者第一次見到已成佛的悉達多太子之處。 前一篇文章 金蘋果在銀網 下一篇文章 步諦斯style --晝寢的style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世界行旅】 紋別市的流冰紀行【十步芳草】茴香記 紅豔的故事【分享時刻】報頭下的幸福咒語【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詩】海天合抱的課題 作者其他文章在阿難菩提樹下佇立我們靜默繞塔 一匝又一匝印度閱讀之旅15--最後的叮囑印度閱讀之旅14 回歸佛陀故鄉印度閱讀之旅13 -- 一同朝聖印度閱讀之旅8-- 第一座伽藍 竹林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