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語「蘇嚧蘇嚧」,梵文suru-suru,讀音為「素路素路」。從語意上來說,咒語中的「suru」在翻譯上有二個不同的解釋,一是指「蓮花頸」,意思是指菩薩的飾物;另一是指「音效音」,在字面上並沒有特定的意義。
而疊音「suru-suru」在舊譯上有「甘露水」的意思,在經疏則有「諸佛樹葉落聲」、「諸佛樹樂木聲」或「甘露手」等不同的解釋。
然而,在這些詮釋意義中,由於「甘露」具有能令眾生飽滿、潤滋身心、灌頂等法益,所以,唐朝的不空和尚特別在《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 》中說明道:「『甘露手』能為一切飢渴有情及諸餓鬼得清涼。」更進一步的來說,此處咒語所演繹出的「甘露手」,在詮釋的意義上也有「甘露法雨」的意思。
特別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有一段關於無盡意菩薩讚揚觀世音菩薩音演妙法的重頌,經文中說,觀世音菩薩以大慈之心、大悲之身入於火宅,並以大悲心於娑婆世間音輪弘化,所以無盡意菩薩以「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燄」來稱讚觀音菩薩。
可以說,觀世音菩薩的「甘露法雨」,是因為不忍眾生若而入火宅的淬煉,因此,經疏中解釋「甘露法雨」能滅除煩惱以及煩惱焰。
而慈悲的「甘露法雨」正如《妙法蓮華經》所舉的「藥草喻」,法雨普潤,則三草二木中的凡夫、二乘、地前菩薩、初地至七地菩薩、後三地菩薩皆隨類得解。
行文至此,回到此處咒語「蘇嚧蘇嚧」,雖然在文本中出現了無必然關係的詮釋意義和不同的解讀,然而這樣多元而豐富的法味正如「藥草喻」所揭示的,佛以一音演說,法雨普潤,眾生隨類得解。
菩薩的「甘露法雨」,讓我想到一則禪宗耐人尋味的公案:某日,禪師上堂舉杖言:「甘露一灑,山河大地清涼,含情霑潤,且道,還有照不著、潤不到的嗎?」公案裡,學僧沉默沒有回答。我想,不回答也是一種回答。我想,不回答最好,因為人間凡花可以在雨夜中,捧起漫飛的水花,在星空下,舉起一杯皎潔的月光;在夕照中,啜飲一口天邊的彩霞。
您說,灑向天際的的甘露,還有照不著、潤不到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