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針對立委指澎湖天后宮修復過程被加天窗一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十七日邀請文資學者,赴澎湖天后宮履勘修復狀況,文資局長施國隆表示,已建議降低天窗高度。
澎湖天后宮民國九十九年開始修復,預計今年底會完工,修復重點在改善潮氣過重、導致廟宇屋頂結構及重要物件受損的問題。十七日文資學者李乾朗、張嘉祥、薛琴、閻亞寧、曾國恩等組成調查小組,赴澎湖天后宮履勘。
薛琴指出,夏天天后宮的牆壁相當潮溼,木構件也在滴水,通風不良,加天窗是建築師對於改善潮氣較大膽的作法,關於天窗的材料、高度和外貌等可再檢討。如天窗改為排氣百葉窗,外觀顯得突兀,確須改善。
建築學者李乾朗表示,修復古蹟有傳統工法和現代技法,但傳統技法不耐震、不耐蟲蟻,需要經常修復,這不是修復古蹟之道;至於是否能加天窗,李乾朗說,「以過去經驗來說是可以」,但不應改為百葉窗、又增加高度。
至於「天后宮很希臘」的批評,張嘉祥認為,新刷的屋脊看起來白是正常狀態,要經過時間累積才會呈灰白色。施國隆表示,已建議將天窗高度降低,並拆掉有礙觀瞻的二個天窗。「突出」的二個天窗高度約三十公分,李乾朗建議要降到十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