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雲大師
民國八十二年,泰國法身寺和佛光山締結兄弟寺。
法身寺,從這個名稱看來,就已經把南傳的泰國佛教下了一個新的定義。法身,就是大乘佛教。他們這個系統的人士,應該合於「人間佛教」的性格,所以和佛光山建立了兄弟寺的關係。
法身寺的開創比佛光山晚二、三年,但是他們的發展比佛光山更快。我們之間的來往,多是透過負責國際弘法部門范淑智小姐翻譯。范淑智是台灣中壢人,到泰國法身寺學佛不到數年,就已能負起中、泰語的翻譯工作,可以說是中泰佛教的橋梁。
我有幾次到泰國參加法身寺的活動,受到住持蘇達瑪雅那法師、副住持答達吉輔法師等人盛情接待。法身寺的占地三百公頃,是佛光山的六倍,他們舉辦上燈法會及供僧,都是數十萬人的集會,甚至一期一期的舉辦十萬名比丘出家典禮。因此,也曾經引起政治上的震動,以及媒體的攻擊、社會的批評,甚至同門的質疑。
其實,據我的了解,他們是純宗教的活動,並不涉及政治,他們重視信徒,重視社會,積極推動文化教育。只是因為人多,難免受人排擠、疵議,就像佛光山開山之初,也曾受到許多無謂的批評。為此,我還曾特別撰文「認識法身寺的貢獻」,發表於民國八十八年第二三七期的《普門雜誌》。
總之,世間法即是如此,想做事或者有力量的話,不免都要受到一些毀謗,或許這就是佛法所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答達吉輔法師
低調謙虛學習
不過,我覺得副住持答達吉輔法師與我們的交往都很低調,只是謙虛地表示要向我們學習。法身寺早期在美國洛杉磯的弘法道場,是以佛光山西來寺的前身「白塔寺」為據點。後來,他們找到更好、更大的地點便搬離了,現在我看起來,是有勝於西來寺的規模了。
總之,這許多國際的友人,大家的目標都是「為了佛教」,不計較南傳、北傳,也不計較宗派,因此,我和很多佛教出家的友人交往密切,只是現在對曾接觸的許多道友,無法細述,只有遙祝大家法躬康泰,法輪常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