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絲路 光照大千

阮愛惠 |2013.09.14
1843觀看次
字級
位於阿富汗巴米揚省的班達米爾湖,又稱作阿富汗聖湖。巴米揚省在喀布爾西北兩百公里處,位於古絲路上。
佛陀紀念館恢宏的氣勢,和「光照大千」佛教藝術展品相互輝映。

絲路佛教藝術展

與佛館相得益彰


佛光山籌辦「光照大千─絲綢之路的佛教藝術」特展,緣起於佛陀紀念館未開館前,星雲大師曾指示:佛陀紀念館要成為世界佛教聖地的地標,除了外觀之外,更要有內容,兩者必須加乘,才能增強能量。所以開館以來,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一直在努力尋找和佛館相得益彰的藝術展品。

如常法師認為,佛館的展覽不能只有台灣的東西,還要有國際級的展品。由於中國大陸近年來積極促進兩岸文化交流,所以他掌握這股風潮,與中國國家文物局局長顧玉才協議了五年,積極致力於中國佛教藝術及一、二級出土文物的來台展示,未來更將朝著引進歐美及世界各國展品的方向而努力。

涵括一級文物鎮館寶

如常法師指出:「中國有上萬家博物館,都隸屬國家文物交流中心轄下,未來,將以佛館為平台,持續串連中國重要文物在台展出。」

如常法師說,名聞遐邇的絲綢之路文物,絕對是不容錯過的稀世展品。「絲綢之路上的佛教文化,是絲路文化研究最重要的內容。整個新疆、甘肅、敦煌到陝西,若是沒有這些佛教文物,到了現場真不知該看什麼?歷代在河西走廊興建的寺廟與佛塔;石窟如莫高窟、天梯山、麥積山、炳靈寺等禪林勝地,至今仍享譽世界。」如常法師說,過去有很多人辦過絲路特展,但大部分都是單獨展出某一省的藏品,從未有人一次性展出完整的考古出土文物。

因為去年佛館已順利展出山東青州佛像,所以如常法師今年以甘肅、新疆、陝西出土的佛教和節慶文化為主題,重點選取絲綢之路沿線遺存的佛造像、造像塔、造像碑、經書、法器、壁畫及壁畫臨本、舍利棺等,幾乎囊括了這幾個省分的一級文物,甚至有些鎮館文物,是特地從架上取下後渡海而來的。

北故宮 南佛館 相輝映

由於機緣十分難得,如常法師特地在展覽期間規畫了幾場演講和學術研討會,大陸方面將由文物交流學會的姚安主任帶領學者團,與台灣的學者座談交流,希望雙方的文化激盪,能留下珍貴的互動紀錄。

由於中國一級出土文物出國不易,台灣只有故宮和佛館有條件迎接它們。之前中國相關單位特別來台考察佛館軟硬體設施,佛館也提出種種運輸及展示空間的合格證明,從下飛機後的氣壓式防震運輸車,到展示館內的恆溫恆溼空調,以及監視和消防系統等等,務必保障文物在台無損及安全。

如常法師表示:「為了跟各國合作,常住已在佛館的各展廳花了好幾百萬作恆溫恆溼自動空調,隨著人潮的進出作調整,讓溫溼恆保適中。不但保護了展品,觀賞的人也感到特別舒適。」

展品齊 免門票 賺很大

「光照大千─絲綢之路的佛教藝術」特展大約集合了一百三十餘件組的文物,可說是最完整的一次絲路文物大展。「整個展覽中,可看到不同文物的時代性、地域性及人文歷史的脈絡,最大的意義就是呈現絲路佛教的文化、地理、教義、流傳的地點所產生的特殊性,是極其珍貴的一次展出。」如常法師說。

籌辦這次特展所花費的人力物力和經費十分浩大,如常法師預期的效益共有兩點,其一,就是讓大眾更有機會欣賞佛教藝術之美;其二,讓想去絲綢之路旅行的人,先來欣賞這些文物、聽這幾場專題演講,再實地去走一趟,必更能掌握箇中的況味!

「這些文物不只是佛教的,也是全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很多外國人都大老遠跑去看,我們一次運過來,大眾不用花飛機票錢,南部民眾更不用花高鐵費到台北,就能飽覽珍寶!」如常法師強調,佛館的展覽一律不收門票,民眾來看此次的特展,真的賺很大!「民眾能夠前來觀展,就是我們最大的收穫!」如常法師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