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前天宣布電價調漲方案,住宅用戶電價五百度以下不調漲,新增一千度以上級距,調漲百分之七至百分之十的費率,經濟部稱有百分之八十五用戶不受影響。但是立即有許多小吃店家聲稱必須漲價,否則成本吃不消。而立法院不分藍綠更是砲聲隆隆。很顯然,電價調漲的決策過程粗糙,欠缺溝通,犯了與《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相同的毛病,服貿協議到現在還在立法院待審議。
國民黨立院黨團前天上午召開黨團會議,聽取經濟部報告二階段電價調漲方案,會中立委意見一面倒,無人支持經濟部的調漲方案,有立委會後對媒體表達反對態度。要求台電先解決經營管理失當問題,再談電價;下會期將會嚴審經濟部的預算。民進黨更是批評國營事業的虧損不應由全民負擔,馬總統承諾過「台電不改革,就沒有漲價」現在連電價調漲公式都未提出,怎有臉漲價?
這個決策很顯然是由馬總統親自拍板。馬總統前天下午在總統府召開五人小組之後,經濟部隨即提出調漲方案。馬總統在會中表示,電價合理化必須考慮對民生及物價衝擊最小方案,最重要的是不能用稅金補貼用電大戶,違反「使用者付費」的公平原則。馬總統除了要求台電拿出改革誠意爭取民眾支持之外,也要求黨籍立委與社會各界溝通。
馬總統在追求個人的歷史定位上不計毀譽,認為對的事就該去做,這固然無可厚非;但是從馬總統第二任上台後推動的證所稅案、美牛進口案、十二年國教案、年金案,沒有一案是順利的。這些案件本身牽涉甚廣,或涉及既得者利益,充滿爭議;最近推動的核四案和服貿協議更是在立法院激發朝野惡鬥,鎖大門、霸占主席台、潑水、肢體衝突。
行政部門為了服貿協議還在各地方辦說明會,溝通協調,現在又出現跟民眾有切身利害的電價調漲案,讓民眾有火上加油之感。難怪小吃店第一時間的反應就是喊漲。電價調漲的直接反應就是店家的成本提高,帶動整體物價上漲。在蔣經國時代,調漲油價、電價是非常重大的政策,所有的細節都事先做好預估和協調,最後再宣布,包括物價在事後都可以做到不受波動。
馬總統說得都對,用電大戶的費用不能由全民買單,但是民眾會質疑,那就調漲大戶的費用就好,幹嘛漲我們小老百姓的?台電今年虧四百億,民眾會質疑,經營不好為什麼由全民買單。這牽涉到台電的方案如何說服民眾,顯然,經濟部率爾宣布調漲方案,別說民眾不知情,連執政黨籍立委都在宣布前始被告知,連溝通也免了,這樣的政策如何能順利推動?
東廂的火還沒澆熄,又點燃西廂的火,立法院藍綠大戰方酣,台電不但沒有提出改革計畫也沒有提出計價公式。行政院的經濟紓困方案還沒出爐,民眾還在大悶鍋中無法喘氣;又端出個電價調漲案,別說立法委員不同意,民怨必然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