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中央黨部昨張貼黨主席、中央委員、中常委等黨職選舉公告,表示黨主席選舉已正式開跑。現任黨主席馬英九已表態爭取連任,副主席詹春柏為了全心投入輔選也已辭去現職。從這個態勢看來,馬英九連任幾乎已成定局。
從國家長遠制度上考量,總統以不兼黨主席為宜,一則維持黨政分立,避免黨政不分;二則維持政治正常運作,不受到黨的利益或權力分配所箝制。以美國的體制為例,黨只是選舉機器,在選舉時起作用,選舉過後幾乎沒有功能。總統可以完全獨立行使職權。
但是台灣的情況不一樣,朝野兩大政黨都屬於剛性政黨,平常都有組織架構在運作,國民黨還有黨營事業,不只是選舉機器而已。不論國民黨還是民進黨,在執政的時候,總統都必須兼任黨主席,否則在黨政無法協力的情況下,政務難以推動。陳水扁和馬英九上台之初也都有不兼黨主席的理想,最後不得不向現實妥協。
黨主席在黨內擁有絕對的權威,主要是握有公職選舉的提名權,所有民代與縣市長都必須聽命,若只空有一個總統的政治權力,黨內由選舉出身的縣市長或民意代表則很難受節制。馬總統在第一任期之初,在立法院推動法案連遭黨內立委的杯葛,說明了這個現實。因此對於馬總統必須參選連任黨主席,外界不必苛責或強求他退選。
但是在目前經濟不振,馬總統民調又跌落谷底的情況下,馬總統必須考慮到,他若繼續領導國民黨,國民黨可能跟著他跌到谷底。以當前的情勢來看,馬總統在黨內的威望不足,國家沒有明確的方向,政治上依舊藍綠惡鬥,經濟成長遲緩,社會貧富差距拉大。面對著二○一四的七合一選舉已備感吃力;外界預估,二○一六年的總統大選必敗無疑。
在這種情況下,身為黨主席者必須為黨的前途從長計議,首先要培植下一屆的總統候選人,而不是放任他們互相競逐,到最後弄得內傷不已,無法同心協力對外。國民黨內中生代政治人物,目前看得出來的角逐人選有:吳敦義、江宜樺、胡志強、郝龍斌、朱立倫等人,如果沒有培養人望,參選起來會很吃力。最好的辦法就是這次由有意接班的人參選黨主席。
以現實情況來看,這種可能性非常低,一則馬總統若不兼任黨主席無法領導統御;二則中生代難有服眾之人,也就是說誰也不服誰。因此,只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到時候誰出線誰就代表黨參選。不過,這樣沒有章法的作法,失去政權的機率相對增高。雖然國民黨無法像共產黨一樣隔代指定接班人,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是早在接班前十年就選定的,至少在兩年前黨內對接班人選應該有個共識。
國民黨是否能夠改造、是否能夠繼續執政,完全看馬英九的作為,為了黨的前途和發展,馬總統有其不得不兼任黨主席的苦衷。但是馬主席對黨負有成敗之責,七月黨主席選舉過後,馬主席應該立即進行黨內改造,並為下一屆的總統人選綢繆,及早議定,否則繼任黨主席只是讓黨的前途更加黯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