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擬修法封鎖境外重大侵權網站。因涉及過濾資訊、限制人民上網自由,連日來引發資訊業者與網友強烈反彈;維基百科甚至不惜關站抗議。由於反對聲浪高漲,智財局周一改口表示,絕對尊重言論與資訊自由,不會以行政命令封鎖侵權網站。這項政策大轉彎,算是正面回應民意,也顯示網路時代網民力量已大到連政府都不能忽視。
智財局於五月二十一日發布新聞,決定針對重大境外侵權網站,計畫由行政機關核發命令,以ISP(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執行封鎖之機制,相較於司法途徑,具有省時節費的優點。針對重大侵權網站的認定,智財局將邀集司法院、法務部等相關機關、權利人團體及學者專家開會決議。智財局強調,網路侵權具有快速傳播,即時擴散的特性,此類侵權行為如不即時嚇阻,對我國相關產業發展造成無可彌補的損失,因此建置快速處斷措施,有其必要。
不過,這項以行政命令封鎖境外重大侵權網站的作法,侵犯了人民的言論自由,引發網友們強烈撻伐。維基百科聲明,這項封鎖政策一旦施行,台灣的言論自由立即受到威脅。由行政機關逕行裁量網站是否侵權,不僅是行政權害司法權,更有極高風險被濫用,形成網路言論的封鎖機制。網路社群平台噗浪也質疑,智財局怎能越俎代庖,擔任警察、法官的角色?
類似的法案在美國也曾引發爭議。美國眾議員拉馬‧史密斯前年曾提出《禁止網路盜版法案》(SOPA),授權美國司法部得向法院申請禁令,對侵權網站祭出管制,不過這項法案一經提出即遭到谷歌、維基百科等業者反對,連美國總統歐巴馬都不贊成,因其箝制了資訊的自由流通。
台灣的作法比美國更加粗暴,因為智財局最初的版本是直接由行政機關認定一個網站是否有重大侵權行為,即可以採取封鎖。如此一來明顯侵犯了言論自由,這是網友們最不能忍受的。
目前國際上只有少數共產國家如北韓、大陸等,對網路資訊進行嚴格的管控,人民無言論自由可言。台灣如以行政命令項封鎖重大境外侵權網站,無異是開民主的倒車。作家九把刀說:「我討厭版權被侵犯,但更討厭台灣變成翻牆國。」《BBS網路鄉民的正義》導演林世勇則說:「智財局的作法太超過,根本是駝鳥心態。」許多網友則痛批這是網路時代的白色恐怖,新的「鎖國」作法。
這項以行政命令封鎖境外重大侵權網站的作法,原意是要保護國內創作者的智財權,但如果連創作者本身都反對,認為不但保護不了原創者的智財權,還進一步戕害言論自由,這樣的政策顯然大有問題。如今智財局快速修正方向,算是明智的決定;否則硬幹下去,勢必讓政府背負箝制言論自由的重大罪名,嚴重傷害台灣的國家形象。智財局如果真想幫助創作者維護智財權,下一步可邀集各類文創者進行雙向交流,研商如何協助向國外爭取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