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居長龍同台競技的揚州名廚陳恩德,圖為他的創作料理「孔雀開屏」(上)、拿手的「揚州包子」(下)。圖/本報資料照片
由人間福報及中國宜興市政府共同主辦的「二○一三中國宜興兩岸素食文化暨綠色生活名品博覽會(簡稱宜興素博會)」即日起至五月一日在宜興大覺寺舉行,延續去年首屆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將「蔬食主義.打造飲食新主張」的辦展理念,做更深度的演繹和更多元的呈現。
緊接著,五月四日至七日在鑑真圖書館舉行的首屆揚州素博會,不僅匯聚兩岸一百多家知名素食業者和特色小吃,並有來自印度、日本、菲律賓等地的國際性蔬食,主辦單位更針對「揚州是淮揚菜系發源地」的歷史背景,特別安排兩岸名廚大會師,活動精采可期。
一個展場 滿足多元需求
堂堂邁入第二屆的宜興素博會,主題為「傳播素食文化,倡導綠色生活」,規畫出「茶、壺為媒,兩岸茶鄉切磋交流」、「國際美食領你舌尖上遊世界」、「台灣台中、彰化、南投農品特展」,與「智利國寶玫瑰果油.英國凱特王妃御用」、「素冬蟲夏草養生入菜」等五大亮點,務求「一個展場就能滿足各種年齡、不同品味的消費者需求」。
宜興,早已和紫砂壺畫上等號,主辦單位為呼應宜興的歷史文化,規畫出兩岸茶藝區,邀請到有「台灣茶鄉」之稱的南投縣共襄盛舉,除了主題館內的展售活動,兩大茶鄉還將趁此難得機緣,切磋茶道和壺藝,並為參觀民眾奉上一壺好茶。
美食小吃區特別結合來自兩岸的知名素食業者,採用宜興當地食材推出精緻小吃,透過業者對味道火候的掌握,創造出一道道美味佳餚。兩岸小吃美食之外,還包括馬來西亞食之密蛋糕、泰國酸辣麵、加拿大楓糖、西班牙橄欖油、法國麵包等異國風味素食。
台灣的台中、彰化與南投三座城市,各自設立二十個展位的主題館,匯集時令食材、特色小吃,盡現中台灣縣市的生活趣味。此外,參展的智利國寶Bioglo玫瑰果油系列保養品,是英國凱特王妃御用保養品。而在台灣生技業者研發下,變身為吃米長大的素冬蟲夏草,可入菜、沖製飲品。擁有這項專利的台灣慕求,也將首度走入中國,在宜興與揚州兩地素博會中亮相。
揚州素博 盡展手藝刀功
知名的揚州煙花三月節,舉辦已逾十年,今年更添盛事,首度舉行的「二○一三中國揚州兩岸素食文化暨綠色生活名品博覽會(簡稱揚州素博會)」將端上素食饗宴,為煙花三月節多增一道亮麗火光,並讓味蕾敏銳的揚州食客評比兩岸和國際蔬食的風味,全面體驗綠色生活的義涵和魅力。
開幕日五月四日,台灣美食主廚柯俊年將引領大家神遊名菜大觀園,而揚州兩位大師級名廚陳恩德、居長龍先後登台競技,一位展手藝、一位秀刀功,原版重現「舌尖上的中國」紅白案,讓揚州素博會更具分量,也更添扣人心弦的張力。
鑑真圖書館執行長慧寬法師表示,為了呼應鑑真圖書館高檐飛椽的建築物風格,揚州素博會兩百個展位的造型別出心裁,仿亭台樓閣,古色古香,不似一般「趕集」,讓台灣參展廠商嘖嘖稱奇,大為驚豔。
展區以筆直的鑑真大道為軸線,分為四大展區,分別是兩旁的揚州特色產品及小吃區;台灣名品、保健、佛物區;台灣素食、國際美食區,及位於圖書館側邊的台灣名品區。共計五十二個展位的台灣素食和國際美食區,精采呈現台灣素食文化的底蘊,和國際養生蔬食的趨勢,要讓民眾一路聞香走過,一邊食指大動。
鑑真大道台灣名品區中最醒目的,是以十個展位組成的「素冬蟲夏草館」,將顛覆一般人對冬蟲夏草的認知,不但是以有機米培育而成,生長過程更完全隔絕農藥、汙水和重金屬,成為素食者的優質保健品,展現台灣綠色生技的研發潛力。
當有機農業成為拯救地球生態的不二法門,有機農產品的價值也格外凸顯,素博會除了展示兩岸的有機產品,如有機白木耳、有機茶之外,更有遠自智利來的有機玫瑰果油保養品。身為地主的揚州市,當地特產也沒缺席,包括:新鮮蔬果、五穀雜糧、美味糕點及麵點和特製醬料等,這些由寶應區、江都區、高郵區、儀征區、廣陵區及邗江區組成的五十二個展位,與台灣美食相互輝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