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廚柯俊年。圖/記者邱麗玥
「要推廣素食,最好的方式,不能靠『葷菜素做』,而是要擴大、善用食材,讓素食口味更多元、層次更豐富,成為人人愛吃、津津樂道的美味蔬食。」被台灣美食界暱稱為柯老大、柯老師的柯俊年大廚如是說。
身為國內知名電視烹飪老師、兩岸美食節目主持人、暢銷食譜作者,柯俊年對於佛光山長期致力於素食推廣表示肯定,此番受邀前往揚州素博會參與交流,他也滿懷信心與期待。
「信心」來自於他在準備簡報資料過程中,發現台灣的素食環境已發展得相當成熟,從小吃到五星級素宴都很完備,相信可讓對岸「眼睛一亮」;以他在杭州主持美食節目期間的觀察與了解,大陸素食仍在起步階段,不過他也頗「期待」此行能有不一樣的文化刺激,讓台灣素食「更上層樓」。
葷素通吃的柯俊年說,他最佩服台灣素食小吃的「生命力」,如運用香菇蒂頭的組織纖維,可以模擬出紅燒牛肉麵的肉質口感;用草菇或是其他菇類的特性,做出素食蚵仔煎;運用醃製醬瓜與素肉燥組合,做出好吃的素肉燥飯。
他表示,這也得力於台灣農業發達,穀類、豆類、蔬菜、水果等多樣豐富的食材,素食加工產業已能滿足全球素食人口需求;加上特殊的歷史文化背景,讓台灣得以「包山包海」涵蓋各大中式菜系、懷石文化、歐美飲食、東南亞風等,甚至追求藝術性。
柯俊年認為,做素食料理要虛心接受新的飲食文化刺激,才能多方交流、快速成長,做出適合現代需求的素菜。不要局限在同樣模式,如葷菜素做,或將日本料理冠上「禪」字就以為很有禪風,這些都只是表面工夫,無法傳達出素食的惜福愛物與環保護生的精神。
「做料理只要多實驗、多練習,美味就會從中乍現。」柯俊年強調素食可以做得很國際化,盡情享受創作料理的樂趣,不必過於自我設限。他期望新一代的素食料理人,能夠透徹了解食材的變化性,充分加以掌握與運用,做出令人吃了『從舌尖感動到心窩』的美味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