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產業發展】無處不在的人工智能+ 文/記者程思琪 |2025.08.16 語音朗讀 5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觀眾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現場參觀互動。圖/新華社中國南方電網展區「悟空」帶電作業機器人。圖/新華社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現場。圖/新華社西井科技工作人員(右)在向參觀者介紹全球首發首展的Q-Tractor P40 Plus新能源無人駕駛牽引車。圖/新華社參觀者在一個AI智能眼鏡產品展台前駐足觀看。圖/新華社一款具備疊衣服功能的機器人。圖/新華社體驗乘坐一款基於階躍星辰大模型打造的未來座艙。圖/新華社 文/記者程思琪 從ChatGPT到DeepSeek,從虛擬算法到多模態大模型,AI正突破認知邊界,重塑千行百業。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日益成熟,人工智能與各行各業的協同發展也日趨加速,「人工智能+」的概念深入人心。在二○二五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現場,AI+文旅、AI+教育、AI+工業、AI+金融、AI+辦公……一系列與人工智能同行的場景和各類AI終端應用產品,吸引著與會者的目光。動作精準的經驗玩家機器人展區是今年大陸人工智能大會的一大亮點。智元機器人展台儼然成為一個「機器人職場」,每個機器人都有明確的「崗位職責」,在互動中盡顯專業能力。一邊,精靈G1機器人專注工業流水線作業,掃描快遞條形碼後,熟練地將快遞分揀至不同區域;另一邊,機器人們與現場觀眾火熱互動,有的與觀眾玩起了人機冰壺遊戲,動作精準得像有多年經驗的玩家。在傅利葉展廳的「上肢康復與認知康復區」,GRx系列機器人正在與觀眾進行認知康復訓練。宇樹科技展台則把「拳擊擂台」搬到了現場,兩個機器人在現場炫酷對戰。民生領域,各類智能終端產品令人耳目一新。由聯匯科技研發的搭載Om智能體的AI眼鏡,有望成為視障人士的「AI眼睛」。「這款AI眼鏡鏈接了我們的自研大模型,可以幫助視障人士實時感知周圍環境及實物,並可以與用戶無障礙對話交流,主動實時預警、通知避開前方的障礙物。」聯匯科技聯合創始人胡學青說。螞蟻集團展示的AI健康應用「AQ」基於螞蟻醫療大模型開發,能為用戶提供專業全面的健康支持,包含問健康、讀報告、測疾病、管慢病等超過一百項AI功能。不少大模型企業也在將更多生活實際與模型設計進行智能鏈接。在階躍星辰展廳現場,一款名為「聰明蛋」的智能座艙成為展廳焦點之一。這款搭載了階躍星辰模型的智能座艙不僅可以和乘坐者唱歌聊天,還能用四川話、粵語等方言順暢交流。下一步發展如何走?在騰訊研究院前沿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強看來,當前各行各業普遍有很強的動力參與人工智能變革,「既有技術加速進步帶來的興奮,也有錯失機遇或被技術顛覆的變革焦慮」。「AI是大趨勢,擔心不變革就落後時代了。」這是當前大多數產業從業者的心聲。王強發現,在面對人工智能的態度上,有兩種較為典型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有的企業對上馬AI項目非常迫切,希望快出應用、快見效果,對應用前景充滿希望;另一方面,有的企業在推進一段時間後,就停滯不前、失去熱情,因為目前應用多局限於知識問答、簡單客服等場景,應用效果也難以評價,導致期望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容易產生較大的心理落差。」「其實,對『人工智能+』既不能過高估計,也不能僅靠一時興起,而是需要一次深刻的認識升級,和一場全員行動的變革之旅。」王強說。在人工智能領域從業者看來,想要實現大眾理想中的「人工智能+」,離不開軟件與硬件的雙向發展和磨合。從虛擬世界邁向物理世界,讓AI應用更加絲滑,這其中多模態研究必不可少。「說起AI應用,二○二五年最熱的概念就是Agent。」階躍星辰創始人姜大昕說,所謂Agent,通常被定義為能夠感知所處環境、自主進行決策,並執行相應行動以達成特定目標的智能體,「我們正在以智能終端Agent作為大模型技術落地的關鍵發力點,與汽車、手機、具身智能、IoT(物聯網)等關鍵端側場景的合作夥伴展開全面合作,共同探索C端應用場景。」MiniMax創始人、CEO閆俊傑認為,未來AI的應用場景將會不斷擴大,解析古文字、模擬飛行、設計天文望遠鏡等都將成為可能。可喜的是,AI正在變得愈來愈普惠,使用成本也會變得更加可控。閆俊傑發現,過去一年多,大模型的參數未顯著增加,推理成本卻在下降,大量的算力被用於研究探索,創新的思考能力和不斷優化的算法,讓AI研發不再是「燒錢」行業。「讓每個人都用得起AI,這是我們對AI發展的判斷,也是我們創業的初衷。」閆俊傑說。在王強看來,實現「人工智能+」需要「長期主義」的堅持,給行業更多耐心。「這個過程很像竹子生長,前四年生長慢,實則在地下延伸了數百平方公尺的根系,到了第五年,竹子會每天生長三十公分,竹林似乎是一夜之間出現,其實已經孕育了很長時間。」安全可靠是生存基石不可否認,隨著AI大模型、生成式AI等技術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幻覺輸出、數據偏見、隱私洩露等風險也在凸顯。如何在AI技術深入千行百業的同時,確保其安全可靠運行,成為全球範圍內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不少人工智能領域從業者已經意識到,管理不是創新的掣肘,而是確保不走彎路的指南針。商湯科技副總裁、AI倫理與治理委員會主席張望認為,AI管理既能引導技術研發和產品開發走向正確的方向,也能夠及時制止AI創新往錯誤的方向發展。「我們認為,未來AI領域的競爭方向之一,就是AI生成內容的準確率和真實性。這對AI模型與其他產業相互融合至關重要。」階躍星辰副總裁李璟說。近期,階躍星辰發布了業內首個具有「深入核查」能力的DeepResearch產品,並在其App產品「階躍AI」上線了首個具備深入核查能力的專家研究型小助手,可識別AI幻覺和互聯網信息汙染,交叉驗證真相。二○二四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傑弗里.辛頓在二○二五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直言:「我們就像一個養了隻非常可愛的小虎崽的人。當它(人工智能)長大後,如果它想,可以輕易地殺死你。為了生存,你只有兩個選擇:第一,擺脫這隻小虎崽;第二,找到一種方法來確保它永遠不想殺死你。」他建議,各國可以在如何防止人工智能從人類手中奪取控制權的研究上進行合作。二○二五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全球人工智能創新治理中心啓動,「人工智能的治理體系適用於『木桶原理』,任何一塊短板都會影響整體效果。」上海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祕書長鐘俊浩認為。「治理與發展總是相輔相成,人工智能行業的安全治理有賴全社會的參與。伴隨著『人工智能+』行動的推進,有助於各行各業主動發現問題,及早採取措施,讓AI能夠健康安全融入千行百業,走進人們的生活。」胡學青說。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見證西夏王朝 融入佛教信仰 下一篇文章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何處不交朋友】 謝謝良醫2025.08.1103善念是財富 也是幸福之道2025.08.1004智利佛光山 祝福寶寶平安成長2025.08.1205【閃文集】黃金杯2025.08.1206佛光山佛館 台灣最強博物館2025.08.1307想念2025.08.1008【論愛談情】把愛說出口2025.08.1209盧秀燕訪澳 倡星雲大師五和2025.08.1110奇特而神祕的白化動物2025.08.1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見證西夏王朝 融入佛教信仰【考古的故事】西夏陵 承唐仿宋的帝陵遺址朝向綠色低碳轉型【文創之旅】尋古訪今遊邯鄲太極之城 健體養心 去除浮躁【文創之旅】廣府古城 水築千年韻 太極一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