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說曲全立「頭殼壞去」才去做3D,其實不算詆毀。他真的曾經頭殼壞去,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又轉身回來。圖/曲全立提供
二○一三年在國際影壇發光發亮的台灣導演有兩位,其中一位是眾所矚目、二度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李安;另一位則是耕耘台灣3D實拍影像多年、素有「台灣首席3D導演」之稱的曲全立。
曲全立今年二月初與導演李安一起在美國贏得3D協會(International 3D Society)舉辦、專門獎勵優秀3D電影的「創意藝術獎項」評審團大獎。他拍攝的《3D Taiwan動態之旅》作品先在大中華區獲選,之後更打敗世界各地佳作,勇奪第四屆「創意藝術獎項」最高榮譽,這是該獎首見兩位台灣人同時得大獎,台灣民眾怎能不瘋狂轉貼按讚?
不過曲全立可不希望大家隨便按個讚、一片狂喜恭賀之後,這件事就了了。他認為李安此次以3D電影得獎,適足以為台灣3D產業打開知名度,台灣3D市場應趁勢揚帆,走出產業的大開展,也讓3D人才更有發揮的舞台!
頭殼壞去才做3D?
曲全立二○○八年開始作3D影像時,大家都說他「頭殼壞去」,那時3D是什麼,大家都搞不清,常把它和「電腦動畫」畫上等號,也有人認為3D令人頭暈目眩,看了會得青光眼!這樣的觀念至今還在很多人的腦中,因此曲全立屢屢受挫,「3D看了不舒服是因為『人』沒有做好!我多年追求的就是做令人舒服的3D。」
雖然今年總算得個大獎了,但因台灣沒有3D市場,儘管他遠遠走在前面,但得了獎也沒有引起話題,受到的注目也很少。曲全立並不在意外在的掌聲,他只想大聲疾呼:「台灣的3D技術世界馳名,但3D產業卻沒有因此起飛,市場甚至相當沉寂。對於台灣人一再拿下世界大獎的背後意義,應是思考如何創造台灣的3D影像製作環境,並且加強訓練人才及留住人才。」
除了呼籲政府單位負起扶植及領導3D產業的責任外,曲全立還想說的是:「我這個獎其實是為未來台灣更多的影像創作者得的,我希望讓他們相信,只要肯腳踏實地做事,台灣的機會真的太多了,端看你如何爭取、如何架構而已!」
人生無常
相信福報
人說曲全立「頭殼壞去」才去做3D,其實不算詆毀。他真的曾經頭殼壞去,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又轉身回來。
「我最有資格講『人生無常』這句話啦!」曲全立說。從攝影助理出道,一路爬升到導演且自己開設傳播公司的他,二○○二年,在事業和體力正值顛峰的三十五歲時,有一天竟然無預警地摔倒,左耳完全失去聽覺。送醫檢查後,才知他的小腦內長了一個約拳頭大小的腫瘤。那時,他的三個女兒,最大的也才幼稚園大班而已。
醫生對他的病情並不樂觀,告訴他,不開刀只剩半年,開了刀也有百分之五十的機率會變成植物人或半身不遂。
「星雲大師救了我!」
在他幾乎陷入絕望時,「星雲大師救了我!」他說。曲全立曾受香海文化委託拍攝星雲大師的《佛光祈願文》影片,而與星雲大師結下因緣,星雲大師聽聞他受病苦,特地介紹台北榮總的神經外科主任陳敏雄醫師給他。
陳敏雄一反之前醫師的看法,認為他的腫瘤是良性的,手術失敗率可降到百分之三,他才鼓起勇氣開刀。歷經三十個小時的大手術,曲全立撿回一命,只不過失去左耳的聽覺,右耳聽力也失去一半。
「生病之前,我根本不知什麼叫『福報』,作任何工作,我最大的企求只在於『好請款』就好;生了病,還不懂求神佛庇佑,求的只是醫生。直到這幾年,我才愈來愈相信,什麼是『福報』!」
雖然和佛教因緣匪淺,且到處宣揚星雲大師救了他一命,辦公室裡也高掛著大師送他的墨寶「吉羊」(曲全立的公司名號),但曲全立笑說:「我至今都還不是佛教徒,我沒有皈依,我想我的慧根未開,有一天若機緣到了,我就會走進去。現在的我什麼都信,什麼都不信;我只相信人要誠心誠意,不要說謊就好了!」
工作就像美妙音樂
在術後三個月的休復期中,曲全立看著稚嫩的三個女兒,想到日後一家五口的生計,「我為她們留下些什麼?我幫那麼多老闆賺了那麼多錢,我又為自己留下什麼?我的版權都是別人的,接下來我如果能再工作?我能做什麼? 」
他還是很堅持要做3D,在別人看來,他的「頭殼」並沒有真正修好。曲全立一邊接拍可以賺工錢的廣告片、劇情片,一邊製作自己真正想拍的影片。他的第一部、也是華語電影圈首部全採數位拍攝的3D真人實拍電影《小丑魚》,為他奠立「3D導演」的定位。
接著侯孝賢的3D環幕電影《台北的一天》及《五月天 3DNA》立體演唱會電影,都延請他擔任3D技術指導。香港的徐克導演及多位華語影壇的重量級人物紛紛來台向他取經,他的知名度漸開,甚至贏得「台灣首席3D導演」美譽。
台灣第一套高畫質藍光DVD《世紀台灣》及公視Hi HD高畫質影集《來自台灣的明信片》都出自曲全立之手;二○一○年,他更以3D FORMOSA系列影片,介紹了台灣的陶茶、海洋、建築、地質、生態等文化。目前他手邊正在進行的是《百工系列》,記錄台灣瀕臨失傳的手工技藝,「我很希望透過3D影像技術,保留下台灣的一些東西。我不敢說我要保留文化,只希望我所記錄的一些東西,有一天能喚起大家的情感和記憶。」
腳踏實地 享受工作
大家都以為,曲全立很會寫企畫案,可以標下這麼多觀光局或文化部的案子來做。其實這些紀錄片都是他的小公司獨力企畫製作出來的。
「我在做的事,是很多人都認定,卻一直沒有實際去做的事。我的作法很簡單,就是腳踏實地去做,先做再說,而不是先說再做甚至光說不練。」他說。
曲全立也感嘆:「做3D真的很恐怖,尤其我都是用最高階的等級去做,動不動就燒掉一筆錢。有時候工作人員連續幾天日夜拍片回來,累得不成人形,臉色很臭。但隔天到公司一看,哇!讚讚讚!所有的累都忘記了,重新迎接下一次的累。從極累到極高興,這個過程高低起伏,其實是很棒的!就像美妙的音樂,有節奏變化,很美好。」
曲全立唯一感到愧疚的是老婆大人。「我常跟我老婆說,不好意思,謝謝妳一直支持我,我不會變成有錢人,但我不會讓妳去當乞丐,而且我是開開心心地在工作。」
得獎之後,他的心變得比較大,開始想像著,要開著一部車,載著他的影片,到全世界巡迴,放映給大家看,「因為有太多太多人都沒有看過,台灣的文化之美用3D呈現之下的效果,實在太讚啦!」
凡事不存
預設立場
開刀之後,因為聽力有問題,所以曲全立和人談事情盡量不在開放空間及吵雜之處;因聽力有限,他必須很專注。他總是以稍稍偏右的角度直視對方,但因為過程太專心了,一場談話下來總是很累,「但也因為專心,所以記住了很多事。不是因為記性好,而是因為專心。」他笑說。
近年曲全立再次與佛光山結緣,拍攝大師的「一筆字」3D影像紀錄。他近距離拍攝大師,更眼見他老人家為了籌建佛陀紀念館親自爬上爬下的用心,他的感動難以言喻。
大師在影片中有一段話,拍攝當時,曲全立只是專心記錄,卻在剪接時,如雷貫耳,改變了他之後的做事態度。大師晚年視力減退,開始感受到「心力」的作用。大師說:「這張紙攤開來,心想寫什麼字,好像我有看到;但寫出來之後,反而模糊,看不清楚……可是心裡明白,知道寫的是什麼字。」
這就是大師視力大減之後,還能寫「一筆字」的原因。「很多事情,並不是我們用眼睛所能看到的那樣,從此我對『預設立場』說「不」。以前我做任何事都先沙盤推演一番,若事情不按照預設的狀況走,心裡就不高興。這就是『我執』嘛,直到遇到困境,才知道,心力才是最強的。」曲全立說。
現在曲全立每出一次任務,都不設任何預期,也不需要很精準的story book,反而期待現場能給他很多驚奇。每一次從拍攝的對象身上,他都學到好多, 隨緣的過程中,反而能得到更多、更自然的東西。「真的超級棒,人到一定的年紀和閱歷,才能懂大師這一席話,真是受用無窮!」 他說。
臉書奉茶道早安
每天早上六點,曲全立已從七堵的家中來到內湖的公司,煮開水,泡老人茶及麥片,然後把第一泡茶的照片po上網,在臉書上向大家奉茶道早安。他的辦公室內有很多種茶,一張漂流木橫切製成的泡茶桌,一桶從七堵山區接來的泉水,每位訪客都能享用到曲導親泡的甘美香茗。
晴天時他愛喝東方美人,陰雨日他就有泡老茶的心情。夏天喝高山烏龍最能解渴,想減肥了,普洱據說能降血脂。沒有哲學沒有道理,想泡什麼就泡什麼。閒時能泡上一壼茶,把玩一下拍片時收集來的民俗工藝品,讓生活跟著工作走,在工作裡生活,這就是曲全立人忙心不忙、愈活愈舒服的祕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