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廚 享受鍋碗瓢盆共廚同樂

阮愛惠 |2013.03.09
1441觀看次
字級
抱著來自土地的感動,小朋友笑開懷。圖/山水米提供

■過去有一句俗話說:「一個廚房容不下兩個女人」,現在卻有一種新觀念是:「廚房要納進來一家人」。

時代演變,廚房從婆媳較勁的場域,變成凝聚一家人腸胃和情感的重地;面對愈來愈不下廚的主婦們及快變成「廚事白痴」的下一代,教育單位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例如全國家長團體聯盟自二○一○年起推出了「讓愛上餐桌」運動,隔年再推「親子共廚‧傳家菜」系列活動,就是希望讓親子們透過一起下廚房,找到更相愛的方式。

成長於台灣六○至八○年代、現今三十到五十歲的主婦們,有很大比例是職業婦女,她們下廚的時間比上一代少很多;而她們的媽媽傳授給她們的廚藝,和今日的飲食潮流又有很大的出入。

另一方面,二十一世紀的家庭型態非常多元,除了傳統的核心家庭及三代同堂外,近年來也有許多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家庭、新移民的多文化家庭及再婚後產生的繼親家庭;所以現今的家庭廚藝傳承,早已不是以往的想法和作法了。

因應廚具的進化及食材的國際化,要推廣「親子共廚」,工具早就不是問題,技術的層面,也有很多達人早就發明出很多聰明的「撇步」,所以吸引大人小孩一起進廚房的誘因,不再只是尋求口腹的飽足而已,而要啟動他們的興趣,讓小小的一方廚房,可以變成親子同樂的天地。一邊作菜一邊聊天,再一起上餐桌共食,親子之間的情感時時交流著。

如果家庭中還有所謂一代傳一代的「傳家菜」,那更是父母和子女之間情感與記憶最直接的橋梁,也是生命中最值得保存和傳承的珍寶之一。



生命教育

從愛土地做起

■開創了「山水米」食米品牌的葉淑蕙總經理,三十多年前和先生一起來到苑裡創業,當年為了事業很少陪伴三個孩子;但她知道自己和孩子的情感並未疏遠,因為世間有些道理是「無言說法」,有些情感是一代傳一代的。

三十年來,葉淑蕙在苑裡這塊土地上種米、賣米,眼見生態環境一再改變,她希望「山水米」也能回饋土地什麼,於是八十七年起,她開闢有機農場,保護在地生態,推廣食農文化。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生命的源頭來自飲食,飲食最主要來自土地,生命的教育,要從珍愛土地了解起。」葉淑蕙說。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有機,不只是一種食材及資材,更是生活態度、理念與文化」,山水米有機稻場透過參觀及實作,加上各種DIY活動,讓都市人有機會深刻認識農業生活。

對土地和農作的認知匱乏,是今日四十歲以下的人的通病,所以「食農教育」正是現今最值得推動的親子教育。葉淑蕙說,當孩子開始學會煮飯、捏飯糰,他就會注意自己一天之內吃了幾碗飯、米飯含有什麼營養,也更能建立正確的飲食觀。

雖然至今每個月都虧損二十幾萬,但葉淑蕙還是推得很起勁。已經有孫子的她,希望透過推廣有機農業連結人與大自然的情感及「親子共生」的理念。當年無法陪著孩子下廚的遺憾,而今轉化成幫助更多親子共學的大夢!



以鼓勵耐心

引導孩子

■松村壽司老闆謝政陽有三位子女,有兩位念師範大學,一位念餐飲科系。當他的孩子十多歲時,他就教他們做壽司,孩子們日後不一定走這一行,但技術一定要傳承。

他說:「孩子們可能還不確定人生的方向,但要在台灣社會生存,有一技之長,是最好的後盾。」

謝政陽本是權威型的父親,但當他在廚房內教自己的孩子時,他知道「罵」是最不好的方式,往往會得到反效果。「廚房內的氣氛不好,直接影響食物的風味。」他說。他先示範做給孩子看,以身作則,再從旁指點,孩子若有障礙,他就用鼓勵的方式,耐心指導,一改平時的權威形象。

在帶領孩子做壽司的過程中,他能觀察出孩子做事的方法及潛在的性格,也在親子共處的時光中,一點一滴教育孩子們很多做事的道理,孩子不只學會了做壽司,也學到很多父親的人生經驗。



學習欣賞

和尊重

■台灣老牌醬油──金蘭醬油在第四代接班人鍾淳仁接手之後,兩年前投資數千萬元成立「台灣醬油文化博物館」,展示了金蘭醬油歷史、大事紀、古物展示區、原料探觸區、醬油製程等。

其中最吸引民眾揪團參觀或親子共遊的,就是「DIY醬油膏」區。很多父母帶著孩子一起體驗,大約小一、小二的學生已能DIY,動手把醬油加入澱粉熬煮,攪拌、聞香,最後再把成品帶回家食用。

金蘭食品企畫部總監楊偉宏,在長期觀察民眾親子互動的過程中發現,現今提倡親子共廚的重點,不在如何教作菜,而是讓親子從一起動手做的過程中,學習互相欣賞和尊重。

例如,他會問小朋友,在吃什麼食物的時候,會用到醬油膏?孩子們回答:荷包蛋、蘿蔔糕、粽子、白切肉……,楊偉宏也趁機向他們說:「其實好吃的醬油膏,光是拌飯就很好吃了喔!」當孩子們開始動手做醬油膏時,楊偉宏發現,這一代的孩子們也許技術不成熟,但卻很有自己的思考。

楊偉宏說:「現今的餐飲科系和料理比賽如「小小廚王」等,已經用創意來領導烹飪;所以親子共廚最大的意義,不只是親子合力做出一道菜,而是要懂得享受過程中的情感交流、創意激盪及食材的認識,最後才是食物美味的發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