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有朋 往前走 不活在過去

整理報導/編輯杜晴惠 |2013.02.17
4030觀看次
字級

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讓觀眾看到他完全拋棄偶像包袱,是個不折不扣的實力派演員。
農曆新年蘇有朋回台灣休假,年後留在台灣接拍執導過《命運化妝師》新銳導演連奕琦的新片,據了解他是不計片酬的演出,至於能帶來更大經濟效益的小虎隊合體巡演,負責的豐華唱片始終沒有透露訊息。
合體巡演的計畫起於二○一○年的除夕夜。在內地觀眾的期待下,小虎隊合體演唱經典歌曲〈愛〉、〈蝴蝶飛呀〉、〈青蘋果樂園〉,這段演出被大陸廣大觀眾票選為「我最喜愛的歌舞類表演節目」,並獲得虎年北京央視春晚「歌舞類表演節目一等獎」榮譽。小虎隊的蘇有朋、吳奇隆、陳志朋三人在央視元宵節晚會上領取獎項,又合唱〈星光依舊燦爛〉。
觀眾看小虎隊合體,忘不了的是青春年少,但對於蘇有朋來說,合體的代價就是不斷有負面訊息傳出,不是謠傳同工不同酬,就是說他上春晚的條件是表演時一定要站中間。事隔多年,他接受內地媒體採訪:「我會做這麼二百五的事嗎?」蘇有朋說,當時澄清根本沒人要聽,所以也並未多做解釋,現在又傳出是否合體巡迴演出,蘇有朋忍不住說:「小虎隊是經典,而經典是不可複製的,像我都三十九歲了,很久不在舞台上幹那種耍帥的動作,心裡都過不去!春晚的成功因為它是一次性,跳得氣喘吁吁,大家不會過度去挑剔,但當你巡演出來撈錢撈一大把時,很多人就會挑剔,明明就是老頭子在裝嫩嘛。」
而立之年積極轉型
蘇有朋說,一直到現在,唱小虎隊的歌時他還是會想哭,但他並不希望一直活在小虎隊的回憶裡,「(小虎隊)是我過去的驕傲,可我一直往前走,我無法靠過去東西吃一輩子。」在蘇有朋的理想中,三人合體應是穿著西裝的三個型男,要帶著歌迷一起往前走,「我好不容易走到今天,不想再回頭。」
揮別小虎隊,投入戲劇,處女座的蘇有朋不斷挑戰與突破自己,邁入而立之年,他又開始思考演藝生涯的轉型。無法永遠在舞台上蹦蹦跳跳,也無法「永遠演陽光帥哥,永遠在談戀愛」,即使這類的片約不斷,但自二○○五年演完和韓國小天后張娜拉合作的《刁蠻公主》後,他推辭許多電視劇邀約,休息整頓自己。他嘗試演舞台劇,作品是由韓國同名暢銷小說《菊花香》改編的話劇,「多年前看過舞台劇之後,我一直很喜歡這種很藝術家的、很有氣質的工作方式及生活。」結果《菊花香》公演七場,場場爆滿,打破上海美琪大戲院的公演紀錄,蘇有朋再次讓外界眼睛一亮。
實力路線心所嚮往
不想再演帥哥,「等了快三年,終於讓我等到一個演神經病的機會。」蘇有朋於二○○八年參與電視劇《熱愛》(又名:大鎮反),演出個性瘋狂的角色,讓他過足戲癮。隔年九月,他參與描寫一九四○年代中國抗日分子的諜戰片《風聲》。在電影中,演出一名出身為崑曲名伶、陰陽怪氣,和汪精衛政府司令部司令有曖昧關係的司令祕書白小年,一舉手一投足,讓觀眾連連驚豔,該片監製、中國大陸著名導演馮小剛談起蘇有朋時,說「(他)讓我很吃驚」,這部片也讓他榮獲與金雞獎、華表獎並稱中國電影三大獎的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

兩岸合拍劇 早己成趨勢
愈來愈多的台灣導演、演員、劇組工作人員到內地發展,而且蔚為流行。大陸《新京報》日前報導台灣電視劇團隊到內地撈金的現象與原因。報導中說,台灣「偶像劇之母」柴智屏很早就有進入內地的計畫,像是二○○六年由她監製的《轉角遇到愛》與《海派甜心》兩部偶像劇,就有內地演員參與演出,並在內地取景,兩岸合拍劇已成為一種新發展趨勢。
曾拍過《盛夏光年》的台灣導演陳正道目前一年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北京,他認為,除了導演、演員外,更多的是劇組人員,「包括服裝、化妝、道具、攝影的所有創作團隊都來大陸發展了」。
而對於演藝人員來說,到內地發展,經濟原因是首要考量。央視《直通台灣》也報導,二○一二年台灣影視圈最賺錢前三名均活躍在大陸,其中小虎隊成員就占了兩位,一個是吳奇隆,因在大陸演出《步步驚心》再度走紅,以新台幣二點七億元位居台灣演員收入榜第一名,演而優則製的蘇有朋、林心如則以二點零一億及一點九四億元分居第二、三名。

中年當大叔 心中很坦然
耕耘大陸多年有成,蘇有朋日前返台,脫去過去稚嫩陽光的形象,媒體報導他客串拍電視劇「新天龍八部」,戲裡演武林輩分崇高的高人「無崖子」,連三十三歲演員韓棟都要尊稱他為「前輩」。自稱「大叔」的蘇有朋說:「什麼年紀做什麼樣的事」,當偶像歌手在舞台耍舞姿,拍瓊瑤、古龍、金庸小說劇,什麼都做過後,他認為「受不了、受夠了」,八年前轉身接舞台劇,後來往電影圈發展,為的就是不想「重複」。
他也勇於抉擇,當年他剛考上建中就加入小虎隊,讓他成為青春學子的代表,但也為他帶來莫大壓力,在他所著的《青春的場所》一書中,蘇有朋不諱言自己在高三閉關的那一年,一直被同一種惡夢糾結著,「我怕要是我沒有考好,在路上遇到一些帶著小孩的媽媽,一定都會指著我,然後跟他們的小孩說,『你看,那就是只會玩不會念書的乖乖虎』」,在這樣的壓力下,為了向社會大眾及歌迷證明自己及小虎隊「會玩會念書」,蘇有朋考上台大機械工程系,但進了大學才發現,自己對機械工程一點興趣都沒有,填志願只是按照分數排行榜的學校及學系來填。
最後蘇有朋認清現實,向外界期望說「不」,「就算我把機械工程的課程念完,拿到文憑,我也不可能去當機械工程師。如果要繼續做演藝工作,那取得機械工程的文憑又有什麼意義。」他說。

休學傷形象 一點不後悔
休學的決定,無疑大大損傷蘇有朋原有「乖乖虎」的形象,當時媒體大幅報導,貶抑的聲浪多過理解,畢竟就讀建中及台大的他,幾乎是家長心目中好孩子及優等生的代名詞,社會和輿論壓力直接衝擊到蘇有朋的演藝工作,讓他面臨了人生與事業的低潮。
青澀的他在張菲和費玉清主持的《龍兄虎弟》節目中談到休學決定時說,只因為自己是乖乖虎,他一直想像大家可能沒辦法忍受,乖乖虎書念不好或是被退學,「我就為了那個成績一直在念書,很多年都不快樂,」儘管老師告訴他「要有取捨」,但一開始他始終放不下,解開不了那個心結,「自己設定自己是乖乖虎,不可以這樣做,」他勇敢做決定後感到無比輕鬆與自在。

小檔案
蘇有朋,一九七三年九月十一日生。十五歲時與吳奇隆、陳志朋組成「小虎隊」,有「乖乖虎」之稱,三人因外型陽光,各有特色,以勵志歌曲搭配簡單舞蹈,成為當時華語流行樂壇最有影響力的青春男子組合,一九九○年代風靡於台灣、中國大陸及海外華人地區。
小虎隊解散後,蘇有朋將演藝事業轉往中國大陸,投入戲劇演出,大陸觀眾印象最深的,是他在《還珠格格》中「五阿哥」角色。此外,《情深深雨濛濛》中的「杜飛」,以及《倚天屠龍記》的「張無忌」角色也備受肯定,為戲劇之路奠定了基礎。
二○○八年,蘇有朋轉戰電影圈,短短兩年,於二○一○年九月,與張柏芝、吳彥祖等一同參加在美國紐約舉辦的「第一屆紐約中國電影節」,唯一以《尋找劉三姐》和《風聲》兩部作品出席電影節的蘇有朋摘得「最受歡迎演員」大獎;同年十月以電影《風聲》,奪得第三十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十二月以電影《康定情歌》奪得第二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二○一一年,獲得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第十三屆金鳳凰獎評委會特別獎。
二○一○年小虎隊在內地觀眾期望下,合體登上北京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被內地觀眾票選為「我最喜愛的春晚節目」歌舞類一等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