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落實減碳生活

 |2012.12.30
1584觀看次
字級

台南市政府日前公告施行「台南市低碳城市自治條例」,成為國內第一個立法規範城市發展應遵循低碳原則的都會。條文內容的宣示意義非常濃厚,除了對公部門的規範較明確外,只有禁止店家使用保麗龍餐具、飲料杯的規定可以立即執行,其他的規範都只是勸導性質;部分較先進的作法則先列出條文,至於實施時間、範圍、項目,則留待未來另行公告。像是一個妥協下的法案。

近十年來,我國溫室氣體人均排放量一直維持在全球平均值的三倍左右,從陳水扁政府就疾呼節能減碳,到馬英九時代還立下到二○二○年要降低到二○○五年排放量的目標。縱使這項目標距離京都議定書「低於一九九○年的水準再減百分之五點二」還差一大截,但執行多年來各部門仍拿不出顯著的減碳績效,甚至一度還將減碳的希望寄託在核能四廠的運轉,直至去年日本發生福島核事件後,這個聲音才逐漸降低。

表面上,我國碳排放量近幾年有顯著減少,主要原因卻是產業大量外移。至於媒體常報導的某項政策發揮了多少的減碳效果,都只是個別的小績效,還抵不過單一縣市跨年煙火所增加的碳排放。

台南市近兩任市長都很重視環境保護的工作,尤其是現任市長賴清德更有其環保理念與堅持,去年跨年晚會的「LED燈煙火」被市民揶揄;明晚將舉行的跨年晚會放小氣球的構想,也在環保人士的反對下取消了,在市民的企盼及各縣市煙火當道下,賴市長仍有其堅持。此外,台南市的環保績效多年來都被列入前段班,相信這是市府和市民合作的成果,去年還獲選低碳示範城市;但台南市也僅能提出若有似無的宣示性條例,可見台灣社會還未準備好做個負責任的地球成員。

我國民間對節能減碳的參與度高於官方的熱誠,地方政府的熱度又高於中央政府,加上各縣市轄區的環境差異頗大,因此,很多縣市政府都根據地方自治的精神自行立法,以較中央法規更高的規格來要求地方的產業與市民。但迄今也僅有台南市的低碳城市、反怠速及台北市的工商業節能減碳輔導管理等少數的自治條例生效;其他包括花蓮縣和雲林縣的碳稅徵收或高雄市的氣候變遷調適費等,都被打回票,地方政府既無法律依據採取進一步敦促汙染者改善,又苦無經費來解決這些汙染,卻讓民眾認為中央政府在袒護大財團,也難怪台灣的單位碳排放量的產值偏低。

固然政府所需考量的層面遠比個人所關注的範圍大得多,產業發展也是政府不可忽略的層次,但相較國際上與我國發展程度相近諸國,台灣顯然是個冥頑不靈的成員。

在減碳這個領域中,中央政府已談論了太多的計畫,應該要落實我國對國際社會的承諾;而地方政府也應言行合一,不應一面放煙火一面卻要百姓節能減碳。「祭此節慶及宗教活動最旺盛的季節,期待每個人能將對地球的應許,放在心中,過個減碳人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