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低迷,不少高科技業者放無薪假,卻有不少餐飲業者獲利創新高。王品集團今年前三季每股稅後盈餘達十二點四二元,逼近去年全年水準,明年準備為員工加薪百分之五。味全、阿瘦皮鞋、聚陽實業等傳統產業也決定為員工加薪。
從業績來看,能夠提升附加價值的傳統產業表現優於高科技產業;高科技產業若無法走出代工困局,終將淪為另一種傳統產業。
回顧過去三十年來的發展,政府傾全力扶植高科技產業,台灣一度成為代工王國,卻使許多高科技公司陷於代工的困境,獲利越來越微薄,景氣低迷時,獲利更進一步被壓縮。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日前曾表示,後悔當年提出「科技島」的概念,因為,必須有人文創新,才能走出代工。
為何台灣缺乏人文創新?書法藝術家董陽孜日前在一場記者會中有感而發指出,以書法為例,政府讓書法課程從學校教育中消失了,許多小朋友在學校中沒學書法,長大之後不但不會寫書法,也不懂得欣賞書法藝術,這是她最憂心的地方。董陽孜的「妙法自然—亞洲文創跨界創作展」去年在台北展出,創下單月一百三十六萬參觀人潮盛況,今年甫獲香港設計中心頒發年度「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明年將移師上海展出。這些年來,她不斷透過跨界合作,要讓更多人認識書法之美,使這項傳統藝術得以延續並發揚光大。
不只書法從學校必修課程中消失了,在文憑主義作祟之下,學校中的音樂、美術等課程都被邊緣化,技職教育也未受到應有的重視,使得產學之間嚴重失衡。二十至二十四歲的青年失業率高達百分之十四,許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找到的也抱怨起薪只有二萬二千元,根本無法在都會裡生活。
但是雖然不景氣,國內許多服務業如王品、鼎泰豐與多家便利超商,明年都將大舉徵人,部分企業喊出年薪五百萬徵求管理好手,還找不到足夠人才。
由此可見,產學失衡非常嚴重,企業所需的人才不是只會讀書與考試的學生,而是具備人文素養,了解社會發展趨勢,能夠從生活中各個面向找尋新商機,開發新市場的人才。
面對產學失衡,政府當然不能袖手旁觀。國科會主委朱敬一日前表示,要解決青年失業與低薪問題,首要是改善經濟基本面;同時政府必須拉近產學之間的距離,如國科會將與經濟部聯合推動產學聯盟,針對不同產業共同需要的關鍵技術補助大學設立實驗室,幫助廠商研發所需要的技術;其次,針對產業尖端技術研發,以「產業出題,學界解題」方式,鼓勵產學合作研發下一世代產品關鍵技術。有了這些產學合作平台,我們期許,年輕人可以從中找到新的方向,幫助自己逆轉勝。
為何台灣迄今走不出代工的困局?為何台灣的產學失衡越來越嚴重?許多問題並沒有簡單的答案;不過,施振榮與董陽孜的反省告訴我們,人文是創新的養分,台灣要走出代工的困局,必須加強人文教育與創新;有了創新,年輕人才會有更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