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收留被山老鼠盜挖被緝獲的老樹。圖\曾石南
張國興所經營的恆春生態農場占地四十八公頃,位處恆春八景之一的赤牛嶺上,從這裡向西眺望,龍鑾潭、關山、台灣海峽,山光水色盡收眼底。尤其關山北端與毗鄰山丘間,恰好有一凹陷缺口,每年到了中秋節前後,當夕陽緩緩西下缺口時,站在赤牛嶺張臂眺望,予人延伸山臂、抱日滿懷的感受。
由於經營農場有成,張國興曾獲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頒發傑出青年農民「神農獎」,今年還榮獲行政院環保署所舉辦的第一屆「國家環境教育品質獎」屏東縣特優獎,算得上是恆春地方的傳奇人物。
兼顧自然及家庭
他說,休閒農業旨在利用現存田園景觀、自然生態、環境資源等,結合農漁林牧生產、農村文化、農家生活等資源,提供民眾兼具農村休閒及農業(村)體驗的遊憩方式。張國興表示,早在三十九年前,他就有個夢想,希望在自己的農場土地上,能夠看到來訪的一家人和樂融融共同欣賞自然美景的景象,因此,在多次經營模式中,試圖尋找一個兼顧自然及家庭的發展方法。
而所謂「生態農場」,就是將農場依當地的動物與植物條件、氣候特性、環境因素等,規畫為農、漁、林、牧綜合經營,且以「自然農法」為耕作基礎,堅持不施用化學肥料與農藥,利用大自然食物鏈平衡,使動物、植物各得其所,正常生長茁壯。所以,農場除養羊外,在廣闊的土地上,施用於熱帶林、螢火蟲、蝴蝶、野鳥等繁衍復育區,並兼顧花卉、果樹、蔬菜及植樹區,使自然在人為的巧妙安排設計中,逐漸回復到數百年前的景觀,而民眾可在規畫的農村生活環境中,回顧自然本色,珍惜地球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