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風格強烈的曾子燕期待一種態度開放的辦公室氛圍,廣納建言。
圖/李碧華
國營事業制度僵化、人事老化,是影響營運衰退主因?現任中油總經理、台水總經理與台糖董事長都已逾六十五歲,將在明年陸續退休。高層既不再延任,能像外商公司總裁年齡普遍年輕化,增加績效嗎?
資策會資深企畫師章子燕說,決策階層年齡老化固然讓行事慢條斯理,不進反退的主因卻是在制度,如果制度能更新活化,執行單位也可思維開放,年齡就不會變成阻力。她舉例說,民間公司獲得標案和政府或國營事業合作,本抱著一個蘿蔔一個坑的規章執行,到後來,卻變一言堂,「是最高長官的一言之堂。再厲害的企畫案一旦被一言堂主動念修正,必須重頭來過。」章子燕客觀來看政府與民間的互動說,四十歲以下的長官未必因年紀較輕而觀念創新,反倒有許多花甲領導跟得上時代潮流,很容易溝通。
所以,曾子燕一再強調,「領導的正確思維才是成敗關鍵,與年齡關係並不大。」她觀察當今公務員的任事風格最糟糕的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考進公家機關就把這當萬年機關,並不關心外界變化的程度,只把注意力放在察言觀色上──察長官之言,觀領導之色,結果成為上述的一言堂現象,怎能讓國家進步?「就算高層屆齡逐一退出舞台,也不見得能汰舊換新,換來新氣象。」
曾子燕舉一調查為例,受訪上班族最難忍受年輕主管「情緒管理不佳」(百分之四四‧二五),也有不少人抱怨長官「做事欠完整規畫」(百分之三○‧九七)、「專業能力不足」(百分之二六‧九九),讓屬下每天疲於應付。個人風格強烈的曾子燕說,這調查顯示,加速新陳代謝固然沒錯,新掌門卻不能保證比老領導管用。最理想是,不分老中青,由長官帶頭營造一種「不要怕說錯話,不要怕做錯事」的辦公室氛圍,只要是態度開放,必然能影響有見識及有觀點的高手提出建言。
「不允許個人主義存在,相對的,公家機關就要犧牲人才。」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