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人座的休旅車在山路上盤旋,山路彎彎曲曲的,坐的人身體跟著搖搖晃晃,疲倦加上一路顛簸,有的人開始覺得不舒服了,頻頻問開車的人:到底還有多久才會到?
負責開車的是位年輕的比丘尼,方向盤在她手中轉動得輕鬆自如,只見她目光專注、氣定神閒,絲毫不受車上眾人和外頭天氣影響——外面正下著雨,本就崎嶇不平的山路,這下子更難行走了。
不遠處有一小塊路面有隆起物,車子不得不停下來,所有的人都下車察看,柏油路陷進去一個大窟窿,和旁邊平坦的路面有明顯的差距,一個不慎,恐怕車輪就會陷進而動彈不得。所有人都沒了主意。
年輕的師父請大家先下車,只見她穩穩的坐在駕駛座上,手握方向盤、眼睛盯向前方,大夥兒還沒弄清楚什麼事時,她已經把車子穩穩的開過去了。
所有人愣了幾秒後,才猛地回神熱烈鼓掌;師父倒是輕描淡寫的請大家小心腳下,但趕快上車,山上小朋友等著呢!
那是山區的一座迷你國小,地處偏遠且路況不佳,每遇下雨就會像今天這樣,處處落石坍方,初次參與的義工想到回程還得經過同樣的路,不禁暗暗叫苦。
近午時分,車子終於抵達這座全校師生加起來不過幾十人的小學校。車還沒到校門口,張張燦爛的臉龐先在陽光下笑開來,有幾位年紀小的索性朝車子的方向跑了過了,大聲喊著:「師父!師父!」像見到期待已久的親人。師父俐落的跳下車,馬上被一群小朋友團團圍住,個子小小的師父很快被笑語聲淹沒了。
教室布置得很繽紛,座位後方整齊的吊著牙刷毛巾。師父說山上的孩子很多是隔代教養,爸爸媽媽到別處去打工,十天半個月才回家一次,學校老師就像爸媽一樣,除了課業之外,還負起督促小朋友日常衛生的責任;有的媽媽工作地點遠在山的那一邊,見面的機會實在不多,何況是噓寒問暖,說起來很令人心疼。
師父眼底的不捨讓山風給傳了出去,山那頭天光照處,大片大片雲影緩緩滑動,在場的人心忽然一陣溫柔,原來慈悲的心,像風、像雲、像陽光,給諸有情無所不在的庇護。
這是一段關於愛的故事─—在山的那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