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茶
圖/旭淮
文/陳菽蓁
電線桿底下擺張舊籐椅,一個鋁製的水壺擺在上頭,壺嘴扣著一個杯子,行人遠遠就能看見電線桿上那個大字「奉茶」。
茶壺裡面有白開水,也有的是茶葉泡的茶。不管茶壺內容是什麼,入喉盡是清涼順口,這可是台灣鄉間特有的飲茶文化!
施茶的與飲茶的,彼此不必熟識,卻在茶湯中交流著自然的情感。在鄉下,隨便哪家有人門口洗鋤頭收畚箕的,見人經過不管熟與不熟,總是開口微笑:「入來飲茶啦……」
就進去喝碗茶吧,解渴兼舒心,「人講誠意呷水甜啊!」
台灣人特別愛泡茶,喝茶之道人人都能說上一段,什麼事情都能和喝茶攀上關係。喝茶,也是許多轉折與緩衝之地帶:
心事不便明說,就說來我家喝茶吧!有新買的東方美人,被邀請的當然不是為了茶的好壞,而是為了彼此的情分;需要細說從頭的大事,只是輕描淡寫的說喝了這泡再說吧!茶涼了可惜了,在茶湯品嘗與評論中,話頭就有了思慮的空間,雙方都有了圓緩的餘地。
追女朋友先找對方爸爸泡茶,彼此觀察一番,茶香氛氳中小夥子誠意被看見了,爸爸就打消了敵意;提親時雙方家長和媒人也來喝茶,一邊說著冬茶春茶生茶熟茶,尷尬的聘金問題也一併談妥了。
訂婚時新娘子免不了要向夫家長輩敬茶,她耳邊甜滋滋聽著吉祥話,空的杯子還壓著親長祝福的紅包呢!結婚那天親戚都來了,客廳一定要擺上茶具讓大家敘舊寒喧,紅茶綠茶茶食茶杯討論之餘,也把幾年不見的空白都補上了!
臨別意猶未盡還要約上一約:另工作夥相招來泡茶啦!
飲茶之所以讓人上癮,那是飲茶之先,情意做頭前。那水裡摻上了溫暖、茶葉密密藏了情感,而人生況味如飲茶,濃來解膩、淡來解渴;好茶如好人,值得品味,幾經沖刷尚且餘韻猶存。
舉杯邀明月的李白說月亮不懂喝酒的事兒,料想喝茶也不能邀明月,免得真心換絕情。既然賞月吟風莫要論,那就喝了這杯再說吧!此刻,幸福不過一起舉杯,將你我先後走過的悲歡一飲而下,千言萬語大約只能換來一句:「這茶賣麥!」
再想多饒舌,就會有人制止了:「飲就飲,麥講遐呢多!」
真的,飲茶之道在「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