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四個月的雨季過後,十月的尼連禪河又露出乾燥的河床,河水曾經滿溢又枯乾了,但寬闊的河面經過雨水幾個月的滋潤顯得生機勃勃,大片白色的蘆葦連著岸邊蔓延,在秋風中對著路過的旅人招手。
圖/香海文化提供
文/陳菽蓁
長達四個月的雨季過後,十月的尼連禪河又露出乾燥的河床,河水曾經滿溢又枯乾了,但寬闊的河面經過雨水幾個月的滋潤顯得生機勃勃,大片白色的蘆葦連著岸邊蔓延,在秋風中對著路過的旅人招手。
蘆花搖曳中一位少女騎著腳踏車沿著河邊騎著,白色的蘆葦襯著藍色的紗麗洋裝十分清麗動人,秋風中忽然洋溢著青春的味道,肩上的白色紗巾隨風輕飄身後,那輕快的畫面映著我們一路走過的尼連禪河。(見圖/香海文化提供)
我望著蘆葦遠處的白色河沙,心中響起了河水潺潺的歌聲:
「為尋求真理、找出生命的答案,佛走過了尼連禪河到對岸的苦行林苦修六年、因為身心疲憊、累倒在尼連禪河邊,牧羊女在尼連禪河畔用乳糜供養了太子……」太多的故事把一條河拉得又寬又長,二千五百年過去,河依然在時光中見證著佛的修行之路。
尼連禪河平時乾燥平坦,只有雨季時才見得到水流湯湯,旱季時的河面非常寬闊不但可供人行走、黃昏時分還有大人小孩在上面遊戲。河很長很長,長得你可以不停的翻閱腦中的畫面,車子沿著河邊行駛而過、佛追求真理的路也逐一展開。
河似乎沒有盡頭就像佛的腳步從未停歇。
蜿蜒流長的尼連禪河連繫著佛陀修行的足跡,每一處河床、每一個岸邊,都是佛所經過的地方,岸邊的每一棵樹、每一粒細砂,都曾被佛慈悲身影照映過,河面的廣闊天空都在佛慈悲的眼下,這裡是佛成道的聖地,河水啊!它日夜都見證著佛的修行之路──
太子出走了!王宮上下陷入一片恐慌……
國王問車匿:「太子到哪裡去了?為什麼你獨自回來?」
「國王!請原諒我,我無法留住太子的腳步!」車匿跪痛哭流涕:「太子說他必須去找尋生命的答案!」
王師追到了苦行林,太子已經走了好遠好遠的路了……
車沿著尼連禪河向前行走,午後的天空陽光忽然柔軟了下來,兩旁的樹影婆娑消去幾分人車的喧囂,在疾馳來往的人車中我陷入沉思:這條路佛陀赤足走過多少回,這條河佛陀無數次涉足而過,一個孤身苦修的太子,如何度過每一個漫長的晝夜?
他在尼連禪河畔的苦行林,國王的軍隊追到苦行林:「太子!請跟我們回去吧!」
「不!我的決心不會改變!」王師無奈調頭,帶著沉重的心情返回迦毘羅衛國。
河水輕撫,太子的氣息逐趨沉靜……
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應該深深禮敬的,河畔的苦行林夜幕緩緩降下,聽著尼連禪河響起古老的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