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低碳趴趴走

楊慧玉 |2012.05.05
1757觀看次
字級

說到台北士林,大部分人最先聯想到的是夜市,盡是人潮、繁華、喧鬧、美食的意象;但你可能不知道,離霓虹閃爍的街道不到三十分鐘車程,就能徜徉於大自然的「森林」公園,欣賞螢火蟲翩飛的美景。

無論渾然天成,或是「有心」人士的努力,士林復育生態、打造低碳環境的成果,都令人激賞,讓人流連。



千蝶谷

成功復育螢火蟲

脈動

對許多都會人而言,「螢火蟲」是個遙遠的名詞,但意外的是,台北市內就能看得到螢火蟲!位於士林內雙溪的千蝶谷昆蟲生態農場,因有陽明山國家公園這面盾牌保護,山林不能任意開發;而從山上流經的溪水,也沒有汙染的疑慮,螢火蟲得以成功復育。

螢火蟲俗稱火金姑,原來並不罕見,許多人「以前」都見過,農場的老園丁說,三十年前,這裡都是水梯田,螢火蟲滿天飛,「亮到真的可以用來照路!」在都市化的腳步中,螢火蟲因棲地遭鯨吞蠶食,加上濫用農藥、溪河遭汙染,使得螢火蟲族群逐漸被扼殺。

全世界有兩千種螢火蟲,台灣有六十種,千蝶谷昆蟲生態農場主人林春助花了三年時間,成功復育出黃胸黑翅螢以及黃緣螢。

螢火蟲棲息的環境需有乾淨的水質、未受汙染的壤土、植栽,只要有螢火蟲在的地方,便表示周遭環境良好,螢火蟲因而被視為是生態的指標。為了紮紮實實地打造螢火蟲的棲地,而非每年大量野放吸引遊客,林春助從螢火蟲的食物─田螺開始培養。

林春助在陽明山區觀察田螺所需水質、水深、流速、植物結構後,在農場複製其生活環境,讓螢火蟲得以繁衍。他說:「等生態系慢慢達到平衡點,螢火蟲便一直都在,就不須每年野放了。」



名山里 低碳建構都會桃花源

社區

寸土寸金的台北市,綠意遠比建築物少,人情味也較淡薄,士林區名山里卻是例外,經過十三年環境改造,如今處處可見對人、環境的關懷。在里長廖岳的號召下,社區義工高達七十位,其中不乏從各行各業退休的專才;大夥努力把荒地變公園,不論「浪漫亭」還是「低碳生態美樹館」,都將綠意與環保概念,融入住民的日常生活。

「車道窄一點,汙染、灰塵、噪音就能少一點;人行道寬一點,斑馬線短一點,老人和小孩走路就安全一點。」言談中,顯見廖岳對營造低碳與人本環境的重視。里內甚至連停車場都顧及環保,在加寬的停車格間隔處種植喬木,在緩衝區栽培灌木,地面植草磚取代柏油路面,減少地表輻射熱,每處設施都具美感與巧思。

「低碳生態美樹館」以太陽能風力發電,輔助水車引雙溪溪水灌溉生態池、社區菜園、流浪植物之家,其中,四十坪大的社區菜園,由住民抽籤取得種植權,一償城市人的農夫夢,十分搶手。具巴洛克建築風格的「布穀鳥」資源回收站,更顛覆傳統回收站的意象,帶著童話小屋的浪漫,屋頂上的風向雞還會隨風轉動,成為名山里的特殊景點。坡地上的「牧歌頌園地」錯落著羊群悠閒吃草的雕像,為生態工法施作,有水土保持功能,曾獲公共空間營造獎。

社區花園化、街道公園化、環境生態化,廖岳倡導「人可以改善環境,環境可以塑造人」的觀念,只要環境綠美化了,居民的環保意識與素質便自然會提升。



生態豐富內雙溪自然公園

走訪

士林的內雙溪自然公園是台北市最大的森林公園,占地一百零四公頃,介於古老的雪山山脈和新興的大屯山山脈物種交會地帶,地形豐富、林相特殊,衍生出多元生態,「台北小溪頭」美名不脛而走。其範圍含括森林藥用植物園、溪山苗圃、白石湖農村社區等,藉由多條登山步道和產業道路,串聯起完整的休閒旅遊網絡。

在入口的碧溪橋上佇立十分鐘,就能觀察到紫嘯鶇、五色鳥、大冠鷲、台灣藍鵲等,生態豐富可見一斑;地質景觀也很有看頭,左前方可見由大寮層硬質砂岩所構成的獅頭山,是入園最引人入勝的地標。

自然公園基本上屬亞熱帶闊葉林生態系,但受強烈的東北季風影響,呈現「壓縮型生態系」。此處海拔雖不到五百公尺,卻可在迎風面看到中高海拔的植物種類;冬季低溫時,山頂還會出現暖溫帶闊葉林景致。這種使中高海拔的植物種類與生理現象朝北方低海拔地區下降的「北降現象」,在台灣相當少見!

除了天然林,公園內並設有藥用植物園,栽植各種藥用和香草植物。十二生肖植物園、人體藥草園區等,將百草集中於此,可看性十足。而專為繁殖原生植物、用於加速天然林復原的溪山苗圃,也不容錯過,都是深具知性與趣味的賞遊點。



林春助 執著不賺錢的環境教育

憨人

千蝶谷昆蟲生態農場「隱身」又寬又筆直的至善路旁,與多數位於羊腸小徑的生態農場相較,簡單易達得令人詫異。

農場主人林春助是農家子弟,老家在雲林林內,正位在紫斑蝶遷徙路徑上。他自幼便對昆蟲感興趣,與自然相繫的臍帶也未因北上就業而稍斷,即使已位居管理階層,仍一有空就往山上跑。

民國九十五年因緣具足,他毅然決定全心投入自然懷抱,與人合作經營千蝶谷昆蟲生態農場。三年前合夥人退出,林春助接手獨力經營。農場僅有地上權,租金成本高,勉力維持下損益兩平,但他卻不打算兼做較賺錢的餐飲服務,堅持單純走環境生態教育路線。林春助說:「我要做的是生態教育,不是做生意!如果想賺錢,當初就不會選擇興趣了。」

千蝶谷園區占地五甲,專注於環境教育小眾市場,假日反而沒平日忙。林春助以興趣支撐著經營,七年來「以自然為師」,進行蝴蝶、螢火蟲、竹節蟲、鍬形蟲等各種昆蟲生態棲地的培育,園內也復育了許多台北樹蛙,數量已有幾千隻,「我不懂的東西,書上、網路上也找不到的,只要蹲下來觀察,蹲個三天就看懂了」。

漫步在覆著乾褐竹葉的鬆軟林道,讓人一步步找到真實感。林春助說:「現在很多事情都以經濟收益來做衡量,有時候傻一點,錢才收得心安理得。」

尋味

素食辣豆乾 手作好風味

在美食雲集的士林夜市,一個攤位要屹立近四十年不容易,除了口味之外,老闆對產品、對客戶是否有用感情,很重要!

「士林素食辣豆乾」老闆吳長生,至今仍堅持手工製作,從原料到滷製過程都不假他手。他說,滷豆乾沒有SOP,全得靠經驗,尤其少了肉味加持,素食豆乾滷、浸泡的工夫得更紮實。經過數十年醞釀再醞釀的老滷汁,將手作豆乾仔細滷過再滷,期間浸泡、等待時間不可少,非得黑透至內層方才罷休。

吳老闆攤位在陽明戲院旁,小小空間擺滿多種口味的豆乾,十分誘人。手作豆乾Q彈、入味之外,五香、八角、花椒等香氣愈嚼愈明顯,微微的辣更豐富口感。

由於不添加色素、防腐劑,冷藏保存期限頂多三天,吳老闆耳提面命要盡快吃完。而在物價一片漲聲中,吳老闆仍維持十幾年前的價格,堅持不漲價。他說,來買的都是老顧客,希望繼續以平價回饋他們的支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