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瘦肉精百害僅一益

楊慧玉 |2012.04.22
1181觀看次
字級
Donald M. Broom(布魯姆) 圖/楊慧玉

Donald M. Broom曾任英國劍橋大學獸醫學動物福祉教授,一九九○至二○○九年擔任歐盟動物科學委員會(EUSCAW)副主席及主席。如今為歐洲食品安全管理局(EFSA)動物健康與福祉科學諮詢小組成員,同時也擔任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陸地運輸動物福祉小組主席,在發展動物福祉科學的研究方法和觀念上有卓越貢獻。

對於台灣政府有意「有條件開放」瘦肉精肉品進口,Broom皺著眉頭表示:「如果台灣政府允許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瘦肉精的一種)肉品進口及使用,則是個錯誤的決定!」他接著說:「如此會危害國內消費者和畜牧生產者的利益。如果政府做這種決定,我就不會投票給這樣子的政府!」

Broom明確指出,歐洲禁止萊克多巴胺的主要原因,一是消費者得付更多的錢;二是肉品中有殘留,人吃了以後可能會對健康造成負面的影響;再者對使用動物並不人道。

為何消費者得付更多的錢?原因在於飼料中添加萊克多巴胺最主要的目的是增加肌肉的含水量以及減少脂肪。換言之,也就會增加肉品的重量,卻未能相對地增加肉品的蛋白質,而消費者卻得花更多冤枉錢去買,顯然這對消費者不利,只對生產者有利。

此外,無論是牛、豬或者是人類,攝取了萊克多巴胺後會增加腎上腺素的活動及感到焦慮不安等負面影響,明顯危害動物福祉,且據歐盟提出的報告,有某種程度的證據證實可能對人體有害。且萊克多巴胺雖會在體內分解,但還是有一些殘留物會殘留在肉品裡,經濟動物和人類食用後的代謝物是否會對環境造成影響,還有待探究。

Broom表示,歐盟並未受到任何需改變立法去食用萊克多巴胺肉品的壓力,也不會理會美國的經濟制裁威脅。在歐洲,仍認定這樣的物質有害人體健康及動物福祉,境內若有人使用,便會遭到起訴。他認為:「允許使用萊克多巴胺沒有任何好處,所以就不應該允許它。它對消費者、對台灣都沒有任何好處,而且若允許進口肉品含有萊克多巴胺,卻不允許台灣生產者使用,就會造成不公平的現象。」未來含萊克多巴胺的肉品若有標示清楚,Broom建議消費者「最好拒買!」

他重申,政府唯有傾聽民眾的聲音,才能做出最好的決策。但往往一個政府有執政期限,所以就長期而言,台灣民眾或許應該站起來,透過輿論的壓力促成某些改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