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一年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沉沒之島》的監製龍男.以撒克.凡亞思導演,最近發表的紀錄片新作《很久》。圖/中映電影非報系
二○一一年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沉沒之島》的監製龍男.以撒克.凡亞思導演,最近發表的紀錄片新作《很久》。
這真的是他做了很久的作品,它是兩廳院首齣原民音樂劇──《很久沒有敬我了你》的幕後全紀錄,製作團隊從這齣音樂劇的發想源頭追溯起,歷經編劇、決定演員、樂舞設計及排練製作種種流程,透過多位主要參與者的主述及客觀的影像側錄,不但重新解構了這部音樂劇,也讓觀眾對這部音樂劇有別於舞台之外的各種認識。
《很久沒有敬我了你》延攬了許多位藝術創作者共同參與:由角頭唱片張四十三策畫、導演吳米森負責劇中影片的拍攝、劇場導演黎煥雄指導現場演出、作曲家李欣芸編曲、指揮家簡文彬帶領國家交響樂團演奏、蕭青陽美術設計。
參與的歌手,是有史以來台灣陣容最堅強的原住民音樂演出組合。但阿美族的龍男導演在拍幕後紀錄片《很久》時,主要想表達的核心議題,卻是「原住民不是只會唱歌跳舞,他們可以很有能力、很有擔當」。
龍男導演說,「原住民」角色在台灣的戲劇題材中並不少見,但都處於「配角」地位。其實原住民有很多面向,如果給他們多一點時間醞釀,讓他們習慣鏡頭,他們就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呈現一個「會思考的人」而非「搞笑」或「唱唱跳跳」的面貌。
這也正是《很久》為什麼會拍很久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也因為音樂劇的演員中,有很多都居住在南王部落裡,所以空間及人力的成本高昂,劇組的拍攝時空一直位移,過程的辛苦一言難盡。但龍男說:「至少,這部紀錄片可以提供給未來想拍類似題材的人作參考,看看還能再加入什麼。」
角頭音樂為《很久》作了一個定位:「台灣音樂史上第一齣原住民原創電影.音樂.劇」。這部紀錄片的問世,有別於兩廳院製作的《很久沒有敬我了你》官方版本,在龍男導演的版本裡,我們看到了更多不同意見的訪談對話,透過這些對話來進一步辯證:到底是南王的音樂榮耀了國家音樂廳,抑或是兩廳院認證了南王的音樂?
《很久》被選為今年大學影展的開幕片,在首映會後正式宣布全台巡迴起跑,五月由角頭音樂正式發行D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