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談書法】 沈度‧台閣體
沈度,字民則,號自樂,華亭(今上海松江)人。書法字體乾淨漂亮,大小工整如一,法度謹嚴沒有病筆,是有相當造詣的善書者。其弟沈粲,亦以善書而名聞明初朝野,彼時兄弟並稱「二沈」。
沈度於明代洪武時,因罪被朱元璋貶雲南,至明成祖朱棣時,朝庭選拔中書舍人,專習二王書法,他因善書被拔擢為翰林修撰、侍講學士,金版玉冊皆由他書寫。
由於沈度聲名逐年顯貴,也因此,他的小楷成為官場中人和士子爭相仿效的書體。
沈度小楷取法王羲之、虞世南、顏真卿、趙孟頫等人,走筆雅潔輕靈,字體結構緊密,端莊而不失秀逸。
雖取法乎上,然而定型之後就再也沒變,這字寫得流暢妍美人見人愛,最後終流於形式,成為文書抄寫工,後人賦予「台閣體」創始者之稱號。
雖然是有相當造詣的善書者,若字寫得千篇一律,又無深厚涵養,就無法擺脫原有型態,甚至變得呆板與庸俗。書法最忌諱的就是「板」與「俗」,缺少韻味的字,令人感到俗氣。字的美感可分為兩方面,一為形體的美,一為神韻之美,形體可以苦練得之,神韻是由內心修養而來。
前人有云:「詩為心之聲,字是心之畫。」東坡居士說:「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若是一位修為很高,詩文並茂飽學之士,寫的字雖然運筆技巧差一些,但是神情灑落到使人有超塵脫俗之感,仍是有特質的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