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我心情好的時候,笑咪咪的都可以甜死人了;生氣時,走在教室裡,同學們都會自己讓路,因為我臉上寫著:「不要擋住我的路,否則……」
為什麼我的心情都會直接寫在臉上,我不高興也會直接嗆同學,不然就直接把討厭鬼抓過來欺負一下,讓他不好過。可是等一下心情平復了,我也是好端端的一個善良老百姓,會幫助同學、關心同學,變成一個可愛的活菩薩。
我恨透自己這種極端的情緒,可不可以讓我正常一點,我只要正常一點,其他我都不需要。
A:出生後,我們每一個人只要眼睛張開,都會注視周邊大人的一舉一動,這個「注視」的過程,不知不覺就學到他們情緒表達的模式。
如果,我們的爸爸媽媽是互動良好、談吐有禮的,我們成為知書達禮的人的機會就多了;如果我們的爸爸媽媽關係緊張、經常吵架,那麼,我們這些做小孩子的,在情緒表達上,漸漸地也成了喜怒無常的模式。
幸好,你這麼年輕就注意到自己的不恰當,所以,你是可以透過後天的成長學習,重新整理出一套自己喜歡的情緒表達模式。這麼說好啦,心情好的時候,你經常是笑咪咪的、樂於助人的活菩薩,針對這個部分是OK的,是可以保持的。
至於,心情不好的時候,當你發現自己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聲音開始拉高,可能要發飆了,這種「情緒警報器」正在一步步啟動時,你可以練習說: 「我快要生氣了,我需要調整一下。」
這時,周邊的人看你的神色,他們會知趣地盡快避開,或暫停激怒你的言行舉止。這樣對你好,對他也好,可以避免兩敗俱傷。
萬一你表達了,有人還是不懂得你的情緒狀態,我建議你學習烏龜的智慧,靜止一下,動作放慢,問自己:「現在,我可以怎麼做,會更好?」很奇妙,你的怒氣會緩和,你的感覺會改變。
其實,在自我控制情緒這部分,我也學習了好多年,我是透過「認知上的改變」,對人的行為反應多了解,對人性的關懷接納多學習,才慢慢學到不輕易動怒,你也可以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