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Jane
文/Jane
這一天的京都之旅,迎接我的是晴朗的天氣。我們從三條河原町搭11號公車到嵐山「天龍寺前」。天龍寺是「京都五山」之一,即京都的前五座臨濟宗禪寺。我雖多次來訪嵐山,卻從未踏進天龍寺,這次,買了本堂和庭院的票券一探究竟。寺院內的「曹源池庭園」是由開山住持夢窗疏石打造的池泉迴游式庭園,處處有美景,遊客不斷,拍照時很難閃過人群,但還是覺得每張照片都別有意境。
接著,我們走進嵐山竹林,迎面而來更多的遊客,竹林裡不時可見人力車的車伕拖著旅客穿梭其中,這是嵐山特有的風景。我常會思索:旅客悠閒坐在人力車上,讓車伕拖著車奮力跑,還要氣喘噓噓介紹景點並幫忙拍照,會不會太殘忍?可是如果每個人都這麼想,車伕沒生意要怎麼維持生計?我想,還是讓有需要又有錢的人去坐吧!
常寂光寺是我來嵐山的必訪之地。這裡遊客較少,能享受一段靜謐的時光。我一如往常坐在固定的位置拍照,然而隨著年齡增長,老態畢現,總得多拍幾張才能挑到一張稍微滿意的。拾階而上,我們爬到了展望台,我挑了個有陽光的位置坐下,眺望京都密集的屋頂。再放眼望向遠方,竟還看得到京都塔。
泡湯是此行的重要安排。以前來嵐山會泡泡足湯,這次則決定來泡嵐山「風風の湯」。這裡淋浴的水量大、水速又快,能迅速地洗淨一天的疲憊。湯池寬敞,又有半戶外風呂,圍籬外種了好幾棵櫻花,如果是櫻花季來,邊泡湯邊賞櫻,一定非常愜意。這樣的體驗,僅需1100日元,約合新台幣240元,相較於台灣部分飯店的湯池價格,實在物超所值。
結束一天的行程後,我在「鳩居堂」挑選了兩張明信片,其中一張寄給最愛的自己。店員細心地用典雅的包裝紙幫我包裝明信片,還貼上了「鳩居堂」的貼紙,有點浪費紙張,但我喜歡他這樣慎重對待賣出的東西,彷彿在我的心上繫上了紅色的蝴蝶結。
傍晚時分,我們選擇在「鎌倉パスタ」享用晚餐。這裡的義大利麵搭配現烤小麵包吃到飽,讓人心滿意足。麵包的香氣與口感令人難以抗拒。夫妻同遊京都第七日,再次突破萬步的行程,看似平凡,卻處處洋溢著專屬於我們的幸福小確幸,步行的成就感和心靈的愉悅,讓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