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舞蹈家羅曼菲去世六年,遺愛持續幫助年輕人發光。第七屆「羅曼菲舞蹈獎助金」昨日公布得主:左涵潔、陳韻如、張堅貴、蔡昀庭、彭筱茵、簡晶瀅、孫尚綺,由羅曼菲姊姊羅蘇菲親自頒獎。雲門藝術總監林懷民表示,羅曼菲獎助金成立六年來幫助了二十三位年輕人,獎助金希望在關鍵時刻幫助關鍵的人,希望年輕舞蹈工作者自我期許:成為關鍵的人。
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申學庸指出,羅曼菲雖已離世,但獎學金的設立為台灣舞蹈界培養許多人才。第七屆獎助金七位得主,內容包括編舞創作、海外舞蹈進修及觀摩。除了編舞、跳舞,多位跨界至建築設計、視覺影像、生態環境等領域,探索多元創作的可能性。
張堅貴與三兄弟從小習舞,去年四人成立「長弓舞蹈劇場」,他結合東方肢體與西方音樂,編創新作《開弓》,今年舉行創團首演。孫尚綺連續三年獲獎,今年再次獲獎,新作《早餐時刻》將於夏天在台北藝術節首演。簡晶瀅獲得旅費資助,前往倫敦進行阿喀郎舞團複選的排練。
陳韻如入選德國包浩斯建築團隊的「New Bauhaus Dances」計畫,結合建築、音樂、舞台設計、多媒體等領域,開發身體與空間創作的可能性。蔡昀庭擅長舞蹈、空間及影像創作,這次她回到出生地—社子島,製作舞蹈影片《故事的開始:社子島》,記錄逐漸凋零的老社區。稻草人現代舞蹈團編舞者左涵潔,將觀摩「法國自然與森林藝術節」如何利用農舍、豬圈、穀倉等場域,結合舞蹈演出。彭筱茵受澳洲伊麗莎白‧陶曼舞團影響,成立「舞蹈生態創意團隊」,將前往澳洲伊麗莎白‧陶曼創辦的Mirramu Creative Arts Center,觀察舞蹈與自然生態如何結合演出。
為延續舞蹈家羅曼菲生前提攜後輩的心意,她的家人與朋友二○○六年捐款成立「羅曼菲舞蹈獎助金」,委託雲門舞集基金會執行,成為台灣第一個專門資助年輕舞蹈工作者的獎助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