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凱 除了笑與淚 還要不放棄

杜晴惠 |2012.01.07
7376觀看次
字級


有人說:「看戲的是傻子,拍戲的是瘋子。」背後操縱傻子與瘋子的,是該部戲的導演與製作人,由他們來決定演員的喜怒哀樂,以及觀眾的心情起伏。對於從小浸淫在電視製作圈裡的馮凱來說,他想要給予觀眾的,歡笑與淚水絕對不能少,最重要的還要有發自內心不服輸、不放棄的精神。

這股精神,一開始來自他的超級老媽,也是電視圈裡知名的「阿姑」—周遊。畢業於嘉義女中、考入台灣省文化工作隊的周遊,曾跨足大銀幕與電視圈,先後在台視及中視演出連續劇,之後轉任戲劇製作人,開啟比演員更輝煌的製作人生涯。

她曾製作許多膾炙人口的電視連續劇,如六○年代的《梨花淚》、八○年代的《神雕俠侶》以及《懷玉公主》、《飛龍在天》等,曾寫下製播台灣連續劇八千多個小時的節目製作紀錄,被譽為「台灣戲劇界之母」。

我可以做得比妳好

馮凱並不諱言從小對生活感到迷惘,除了演戲、拍戲,他真的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些甚麼。小時候媽媽整天忙於拍戲,他在家就讀著所有為拍戲而搜集的各種經典、歷史故事書,喜歡跟著媽媽到片場玩耍,當媽媽需要童星角色,他就粉墨登場。

但媽媽還是希望他好好念書、讀企管,有一份正當職業,可是看到數學就眼花的他,硬是將「商專」讀成「醫學院」,七年還畢不了業,最後實在沒辦法了,只好進到周遊的傳播公司工作,從基層做起。

馮凱還是比別人多了一些機會!二十四歲坐起導演椅,許多人看到他,只知道他是「周遊的兒子」,但當年要掛名「製作人」,必須有一定的文憑,商專根本沒念畢業的他,必須依靠作品爭取而非他人的推薦。

「年輕時要爭取『我做得到』;年長一點時想要證明『我可以做得比妳好』。」他說,在母親公司上班最大的困難是,即使已經拍過《飛龍在天》、《青龍好漢》等多檔膾炙人口的八點檔戲劇,因背後有母親做後盾,他還是無法完全肯定自我。直到四十三歲,終於開口向母親表示要獨立門戶,他帶著老婆蔣明燁自組公司到三立電視發展,拍攝《格鬥天王》、《綠光森林》、八點檔大戲《天下第一味》,才讓外界見識到他的真正功力。

透過戲劇勵志人心

馮凱說,有許多人批評鄉土劇、批評商業電影,但他個人認為商業性不見得全然不好,任何作品必須深入淺出,讓觀眾看得開心,有娛樂效果是最重要的,真要談到作品的意義,也是娛樂效果充分發揮之後,才會產生的。所以他希望自己的電影、戲劇,最起碼要讓普羅大眾看得懂,看了會笑,會感動。透過戲劇,進一步讓大家了解台灣草根庶民豐富的生命力,而且是勵志人心的,「如果做到了,未嘗不是一種功德?」

最近兩年,他推掉所有電視戲劇邀約(等於是推掉收入),進行田野調查,籌資拍電影,「這也是一種自我的提升、自我要求」他說。這部以九天民俗技藝團真實故事改編、看陣頭囝仔如何成為台灣之光的作品,其中混合著自己對於人生的見解,他說:「每一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存在價值,……就像電影中的團長帶著團員背鼓徒步環島,我在想那是一種怎樣的心情,當他們克服萬難回到原點時,是不是會油然升起『我做到了,我比你好一點』,這樣一種存在價值感。」

現實中的九天民俗技藝團,已成為台灣在地文化的代表,無論是總統就職大典、花博閉幕,或是宣揚台灣文化的國際表演場合,都可以聽見九天民俗技藝團有節奏且振奮人心的鼓聲。這群表演的青少年有許多是中輟生,團長藉由團體規律練鼓的生活,導正偏差行為,還要求這群青少年繼續完成未完的學業,而且至少大學畢業,這讓馮凱非常感動,他覺得經過磨練過的團員,每個人的眼神都有光采,而且充滿著謙卑與感恩的氣質。

馮凱透過這部影片訴說親子兩代的溝通,年輕團長如何在團長老爸的呵護與箝制之下,堅持擺脫傳統,以創新手法達到父親的要求,正如他一直活在媽媽的羽翼之下,尋找自己的創作空間,過程中儘管誤會叢生,最後當民俗陣頭登上國際舞台,而他獲得觀眾肯定,親子兩代終於相互理解並以榮耀收場。

誠如劇中爸爸向兒子說:「未來,你只有一條路不能走,那就是放棄。」馮凱說,這句話是他的家訓,現在的他會永遠尊敬的將母親放在心裡,但要活出自己的樣子,儘管他也很清楚,母親扮演的角色永遠都是叮嚀、指正,不會全然放手與放心。

打罵教育背後是愛

透過周遊的自傳,才了解年輕的周遊也曾被騙而導致未婚懷孕,當時懷著馮凱的她曾一度想把孩子流掉,嘗試故意摔跤、爬樹從樹上跳下來,但都無法如願,最後還是生出了頭好壯壯的馮凱。

周遊曾說:「這就是緣分吧!他註定就是要當我的小孩,」現在馮凱不僅能和老婆蔣明燁獨立運作拍電影,二○○六年還曾以《綠光森林》拿下金鐘獎最佳導演獎,頒獎當天,和兒子一起上台領獎的周遊,緊緊依靠在兒子寬大的肩上淚流滿面,隔年馮凱導播的《天下第一味》擊敗另一齣台灣本土劇,躍居全國收視第一,周遊說:「我很欣慰。」

愛深責切,母親總以最高標準要求他,他還記得以前導演八點檔,收視率曾高到十六,要是某一天掉到十,母親就會大罵,即使前一晚忙到凌晨,睡不滿三小時,也會催促著馮凱到公司開會作檢討。

周遊曾在節目中說,由於她獨自一人撫養馮凱長大,十分擔心兒子學壞,只要兒子做錯事,她絕對會狠狠教訓他,偏偏馮凱的個性還真的頑皮,有一回他頑皮偷摘別人家的葡萄,周遊知道後便把他吊起來打。

還有一回馮凱和鄰居吵架,衝進廚房拿傢伙與對方拚命,嚇得原本正在睡覺的周遊馬上跳起來攔住兒子,最後的結果就是馮凱頭頂切菜板罰跪。

這一回轉戰大銀幕拍電影,砸了三、四千萬,而且兩年沒拍戲,周遊怕他坐吃山空,一直追著問:「有誰投資?」還問他:「你會不會輸到脫褲?」關愛之情溢於言表。

手抱孩兒,才知父母恩,一共生了四個孩子的馮凱說,現在更加了解母親的心境。他的老婆蔣明燁,學校一畢業就進入周遊的公司任職,兩人從工作夥伴晉升為家庭伴侶,夫唱婦隨,也因為工作忙碌,四個孩子年齡差距很大,分別就讀大學、中學,還有兩個是學齡前,有時懵懂的孩子會問他,可不可以不要每天拍戲,他會突然想起自己小時候好像也問過母親同樣問題,於是他用了母親當年的回話告訴孩子:「我不拍戲,你們吃什麼?」

儘管馮凱笑著說:「母親是我永遠的反對黨,永遠鞭策著我。」但他也自認,他身上有許多母親做事的風格與影子。「沒辦法,我傳承於她。」過去他曾經「為反對而反對」故意做背道而馳的事,最後落得「無戲可拍」的窘境,現在他學習母親的做事方法,將標準訂得高,外界給予的意見他也會全盤吸收,但一定會反覆咀嚼,最後消化出自己的創意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