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到二○○六年,德國八名土耳其人及一名希臘商販遭射殺,二○○七年一名女警巡邏時遇害,一直未破案。警方近日調查一宗銀行劫案時,意外揭開這宗懸案,兇手是極右派新納粹組織成員。
總理梅克爾形容本案是德國的恥辱,要求徹底調查,政治家及民眾也紛紛呼籲採取措施,遏制極右勢力壯大。
連環槍殺案引起的震撼尚未平息,三百名新納粹分子在雷馬根市遊行。他們穿黑衣服、拿著黑旗幟,聲稱目的是防止這裡再次成為「德國人的死亡地帶」。
二戰德國戰敗,美軍在雷馬根關押了三十萬名德軍俘虜,其中許多人死於此。一九八七年該城市建造一座小教堂,紀念死者。新納粹分子多次在此辦活動,並將這裡稱為「美國死亡和滅絕集中營」。
新納粹否認屠殺猶太人
戰後盟軍和新德國政府聯手發起去納粹化,納粹的「」字標誌受到嚴格限制,但未能遏止新納粹運動(或稱新法西斯運動),他們支持納粹主義、反猶太主義、種族主義,常以暴力製造事端,塗汙猶太人墓碑。
在新納粹組織中,光頭聯盟(或稱光頭黨)最活躍,成員一律理光頭,畫標誌,穿鐵頭皮靴。光頭聯盟也搞全球化,在澳洲、紐西蘭、整個歐洲和北美都建立分支機搆。
新納粹主義者否認對六百萬猶太人的大屠殺行為,宣稱這是歷史謊言。他們聲稱納粹德國完全沒有屠殺行為或種族清洗政策,甚至有知名歷史學家支持他們的說法,一如日本。這種歷史修正主義,被新納粹主義者廣為運用。
兩德統一後,新納粹組織出現更多追隨者,以東德青年為主。不少東德人失業而敵視外國人,認為外國人搶走他們的工作機會,多次攻擊外國人。每年納粹德國投降日(五月八日),新納粹分子更走上柏林街頭,常與警察發生衝突。
新納粹分子反對外國人,特別是申請在德國尋求政治避難的有色人種。去年,十六名極右分子襲擊一名非洲男子,並拉起反對外國人布條,高唱納粹歌曲。在羅斯托克,三十六名極右分子襲擊一個反法西斯展覽。在巴伐利亞,極右分子攜帶武器、戰旗和納粹標誌遊行,使德國朝野極為震驚。
多數德國人反對新納粹
新納粹主義是一種顯而易見的危險。有新納粹傾向的政黨在德國確實存在,例如德國國家民主黨,但受到政府嚴重打壓。德國議會更於二○○五年試圖通過特殊法例,判定新納粹政黨違法,以便取締。
總體來說,德國絕大多數民眾都極度反對新納粹。因此新納粹分子在雷馬根市遊行時,雖然正值周末,但大部分市民留在家中,不願出門。
最新調查顯示,德國的極右派情緒正在增長,受調查者中超過八分之一的人支持強硬派領袖,但持極端右派觀點的人仍占少數。
調查中約三成的人認為,德國存在外來移民過多的危險。他們認為,應把那些威脅德國人就業和利用德國福利系統的移民送回國。調查還發現,德國出現反猶太人跡象,百分之十七的受訪者認為,猶太人勢力太強大了。
德國警方十一月十八日調查新納粹恐怖組織「國家社會主義地下組織」,發現一份八十八個可能被列為攻擊目標的政要名單,包括聯邦議院中兩位著名國會議員與土耳其和伊斯蘭團體的代表,引起政府高度重視。
國家社會主義地下組織過去十三年來殺害十人、搶劫十四家銀行,並放置兩枚土製炸彈。德國當局因未能阻止該組織犯案,廣受批評。
意欲重建「第四帝國」
歐洲各國如奧地利、希臘、克羅埃西亞、俄羅斯等,都有新納粹的活動及「構想」,例如重建第四帝國。第四帝國是指新納粹分子幻想中復興第三帝國(納粹德國)的未來國家。
對新納粹分子而言,想像中的「第四帝國」將恢復第三帝國的許多政策:亞利安人至上主義、反猶太主義、「生存空間」、軍國主義、極權主義等,最終目標是成立一個統治所有亞利安人的「西方帝國」(Western Imperium)。
新納粹的活動,包括暴力行為,愈演愈烈。他們借助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宣揚納粹思想,使納粹勢力在全球有增無減。如果有關國家不行動起來阻止,後果將會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