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後,納粹主義運動受到重創,蘇聯等全球多數國家都不承認納粹主義者在本國的政治權利,不准遊行或集會。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逐漸出現新納粹組織,行納粹禮,高喊口號。近幾年組織發展龐大,不僅有中老年人,許多年輕人也加入。他們稱為「光頭黨」,人數大約十萬,標誌是光頭、納粹文身。
「光頭黨」有兩個共同特點:仇視一切非俄羅斯人(尤其是亞洲人和黑人)。崇尚暴力,甚至種族屠殺和種族清洗,許多少數民族代言人被殺。
至於「民族大熔爐」美國,則彷彿新納粹天堂。
德國新納粹遭政府嚴厲取締,有些轉移至美國。因一九七○年代起,美國對納粹主義者的政治權利限制有所鬆動,部分議員主張「納粹主義者也應享有基本政治權利,不該限制其人權」。
美國激進右翼組織民族聯盟領袖威廉皮爾曾是物理學教授,後來寫了名為《特納日記》的小說,臭名昭著。這本小說描述美國爆發種族大戰,政府被推翻,猶太人和少數民族被趕盡殺絕。
皮爾自一九九六年起,四次訪問德國,與新納粹組織交流,尤其是擁有六千名成員的國家民主黨。該黨也不斷派員參加皮爾在美國的民族聯盟會議。皮爾聲稱:我們的命運緊密相聯。口氣與一九三三年的希特勒無異。
回顧美國「麥卡錫時代」,為反共掀起白色恐怖,如今對新納粹講「基本政治權利」、「人權」,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