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一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日前揭曉,郭敬明以年度版稅收入人民幣二千四百五十萬元(折合新台幣一億一千七百萬元)位居榜首,根據郭敬明自己的說法:這次能夠登上榜首,主要是因為年底即將發行的《小時代3》全中國預訂量達到一百六十萬冊。但對於自己登上作家富豪榜首,郭敬明說,人民幣二千多萬元收入就能在一個行業裡奪得第一,只證明作家依然是一個弱勢行業,若是在其他行業,可能連前十名都進不了,「大家對這個榜單紛紛關注的同時,也希望大家意識到,中國還有很多作家,收入很低,沒有副業,但依然堅持寫作。希望大家除了關注榜單上的我們,也關注他們。支援正版,就是對他們作品最好的認可。」他說。
或許版稅收入不若其他產業規模,但他能從二十三歲、一般人剛剛大學畢業領到第一份薪水,每年登入「中國作家富豪榜」前五名,其中還有三年穩居第一,這樣的本事非人人可得,連今年甫獲茅盾文學獎的知名中國作家莫言也說:「如果依靠撰寫去買房子,現在真的是很難的事。靠撰寫過上像郭敬明的生活,全國估計也就只有郭敬明了。」
今年茅盾文學獎五位作家(張煒、劉醒龍、莫言、畢飛宇、劉震雲)沒有人能進入「中國作家富豪榜」前二十名,其中劉震雲因《一句頂一萬句》一書排名二十六,撰寫《你在高原》的張煒排名三十。劉醒龍還一針見血說:「好不容易寫一個中篇,結果還不夠請人吃頓飯」由於稿費標準多年未變,傳統作家處境日益困難。
單飛上海 想做就要做好
大陸讀者常將郭敬明與韓寒並稱,主要原因是因為這兩位新生代作家,年齡相仿、長相俊俏;言詞同樣犀利;而且都曾得過「中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
韓寒在先,郭敬明在後,他還記得當時,在路邊書店買到「新概念作文大賽」精選集,一看竟無法放手,他很震驚,發現作文原來可以寫得如此精采,於是當時年僅十八歲、尚就讀四川自貢市富順第二中學高中部的他決定投稿參加第三屆作文大賽。在此之前他從沒出過遠門,郭敬明說服家人讓他單飛上海,「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坐飛機,一個人拎著包去上海參賽。」結果一舉拿下一等獎。
他認為得獎是因為自己堅持的個性,「我一口氣寫了十幾篇稿子,陸續寄給主辦方,一直到截稿日那一天我都還在寄稿子。後來才從評委那裡知道,其實我第一篇文章就成功入圍了。我是那種如果要做一件事情就會做得很好的人,我不斷寄稿子,想法也簡單,也許第一篇不行,我再寄第二篇,寄第三篇,增加命中率,總會有一篇被評入的。」他說。
從嚴謹而傳統的文學人角度來看,郭敬明是「通俗小說家」,二○○八年美國《紐約時報》以〈中國通俗小說家〉為題,直言他是當今中國最成功的作家。但他的作品火紅到連曾擔任中國文化部部長、高齡七十七歲的作家王蒙也注意到,二○一○年王蒙在北京中關村發表新書時,說郭敬明「性格中有軟弱的一面,容易產生憂傷的情緒。這正是作家創作的力量源泉,希望小郭能繼續寫下去……特別注重語言,我們喜歡的一個詞就是『語言的陌生化』,小郭在這方面的處理很是到位,因此其小說的語言是相當詩化的。此外,他對生活的興味也頗為濃厚 。」
爭議不斷 累得剩半條命
榮登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榜首消息一出,郭敬明在上海靜安區緊鄰南京西路處,接受《華西都市報》專訪,該報記者描述郭敬明「此前大約三小時,他寫下了《小時代3.0刺金時代》最後一個字,持續多天熬夜趕稿,使他臉色蒼白,雙眼發紅,黑眼圈非常明顯,聲音嘶啞,更糟糕的是右耳的中耳炎也犯了,疼痛襲來,他說抱歉,隨即放慢語速,用手捂住耳朵,頭也微微往右偏。為提起精神,郭敬明特意讓助手泡了一大杯咖啡。他的客廳乾淨明亮,他戴著一頂鴨舌帽,他那灰黑色的貓有一雙黃色的大眼睛,在賓客之間來回穿梭,有時候它會突然跳到沙發上,神情專注地抬頭看人,然後發出『喵喵』叫聲。」
他說,自己喜歡喝咖啡,喝了很多年,但一開始還有作用,可以提神,現在已經不管用,改喝功能飲料。他的作息日夜顛倒,郭敬明說:「如果在趕稿期間,我要到晚上才能集中精力去寫,因為白天有一些工作,公司同事也會不斷有事情來請示,我要做很多的決定,很難靜下心來,所以只能白天處理完工作上的事情,等到夜深人靜大家都休息了,我再集中精力寫。如果我像正常人作息,我是沒有辦法創作的,不斷有事進來,電話、短信,電腦上或者公司裡都會有人不斷找你,是沒有辦法創作的。」
身兼出版公司董事長,郭敬明花五年時間簽下上百位作家,攻占中國青春文學市場半壁江山,同樣也在出版業界引起不小震撼與爭議,工作繁重之餘,凡事拚命而為的郭敬明用青春體力繼續奮鬥,五年之間完成三十萬字新書《小時代3》。
郭敬明 vs. 韓寒
自出道以來,郭敬明一直被拿來與韓寒作對比,再次榮登富豪榜首,又被問到他與韓寒究竟誰才是「八○後作家代表」,郭敬明不諱言:「韓寒代表不了『八○後』作家,我也代表不了。我們給人的感覺其實都已經不那麼像『作家』了。我希望我自己能作為一個工業『先驅者』的角色存在,人們談起我的時候會說到——我改變過遊戲規則。」
郭敬明心目中的「新遊戲規則」就是成功結合文藝與商業。去年七月,他成立擁有五十名員工的上海最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並將五年前成立的上海柯艾文化傳播公司更名為作家經紀部,有計畫的網羅新作家,他說自己寫作之外,最大的興趣和愛好就是如何打好廣告,像包裝商品般,讓每一位作家都是一個「品牌」打入市場,目前,公司旗下簽約作家已多達一百多位。
由於出版作業手法有別於傳統出版社,加上他名氣響亮,引起不少爭議,大陸出版界人士紛傳,他和年輕作者簽約,條件苛刻。郭敬明則直率地說自己對每一個作家都是一樣的,如果不具備一線作家實力,他就不可能力推,「我希望他們發展出自己的特色。我在努力建立這樣一個生態……有創造嚴肅文學的作家,也有安東尼這種無法對他的作品進行歸類的作家。我們內部也會有很多梯隊,一線作者銷量可以賣到五十萬冊,甚至八十萬冊,二線作者可能賣一、二十萬冊,三線作者可能賣幾萬本,還有沒有出書的新人,他們就像預備生一樣還在培訓中。」
他認為出版公司和作者之間的合約「只是打底的契約精神,真正的驅動還是雙方的信任度。」但如果有作家連合約都不看,他還是會一條一條念給他們聽。「我在外面幫他們接商業代言,也會幫他們把關,不會純粹從賺錢的角度去考慮,而是從作家品牌的建立去取捨。」
對於外界的指教,他說:「我承認,我不符合這個行業的規則。這個我自己知道,作為一個作家,我和人們心裡認為的作家『應該有的』面貌是不同的,我是個異類,可是我又獲得了市場上的成功。所以,作為一個異類,會受到種種非議,甚至批判,我也能夠理解。」
他的異類作法不只一端,他常不諱言自己講究物質生活,當被批評「炫富」時,他說是因為從不掩飾個人生活方式,才招來批評。「有些人總拿韓寒和我比對,但事實上,韓寒的商業代言可能比我還要多,我買名牌,可能他換車的速度比誰都快,這些都是花錢,每個人都在花錢,無法用道德標準來衡量花錢品位高低,大家選取不一樣,不要動不動就道德綁架。」郭敬明說。
郭敬明與韓寒經常在網路上或媒體之間妙答,兩人粉絲也因而互槓,形成有趣的現象。
就像前些日子,郭敬明在微博上傳裸露上半身的照片,馬上有讀者問韓寒:「你覺得郭敬明那張威猛照片怎麼樣?」韓寒說:「拜託,我是運動員……我為何要和他比這些,他這麼做,不就是為了取悅我嗎?」
「他這麼做,不就是為了取悅我嗎?」大陸新華網、人民網、紅網等主流媒體的專欄作家姜伯靜說這是近年來韓寒最有趣的一句話。他評論韓寒與郭敬明十分入裡,他寫道:「韓寒看上去正直詼諧,大義凜然,寫的東西也是微言大義;郭敬明瞅上去羞羞答答,寫的文字有股脂粉之氣。真是天造地合的最佳拍檔。這對搭檔,將八卦發揮到了極致,也讓『一時瑜亮』有了最新的含義:沒有『瑜』的威猛,哪有『亮』的柔弱,二者相輔相成了。您別說我刻薄,要是真的沒有郭敬明這個人,韓寒應該不會有如今的人氣;如果沒有韓寒這廝,郭敬明也不一定這麼火。 」
小檔案
1983年6月6日出生於四川省自貢市。 2002年進入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2008年肄業,是中國大陸「80後」青年作家代表人物。
現為上海最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的郭敬明,2005年登曾上《富比世》雜誌中文版名人榜第92名。2008年,美國《紐約時報》說他是當今中國最成功的作家,個人作品總銷量近二千萬冊。從2006年到2011年每年均登上中國作家富豪榜前五名,其中有三年榮登作家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