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岡因有富士山和伊豆半島,因此遊客絡繹不絕,特別是伊豆半島,風光明媚,山光水色兼具了自然與人文的千萬風情,加上個溫泉裊裊,氤氳氣息,吸引了許多大文豪在此逗留,留下了許多傳頌千古的名作,最著名的就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孃」了。據說,估計至少有三千位以上的日本文學家,曾前仆後繼地親炙探訪伊豆半島,成為墨客騷人最愛的文學版圖。
這次靜岡行,當然也住了溫泉旅館,也拜訪過淨蓮瀑布,路過天城山和修善寺溫泉……都是《伊豆舞孃》裡川端所描述過的場景。但對常去日本旅遊的人而言,伊豆雖然風景靜美,日本許多鄉下都是如此,有山光水影兼具溫泉特色的旅遊地也不少,特別是淨蓮瀑布,在我看來,也不如烏來瀑布之流長水多;但伊豆就是這麼吸引人前往,成為觀光勝地。何以故?當然是文學家的關係。除了《伊豆舞孃》,許多小說、電影、歌曲……等等,也是以伊豆為背景的。
富士山當然也是,連外國作家都痴迷;像法國小說作家妙莉葉‧芭貝里,就透過她的小說及改編的電影《刺蝟的優雅》,以巴黎公寓門房和日本房客共看小津安二郎的電影中出現的富士山鏡頭,表達她對日本的喜愛;外國人看了,到日本旅遊,當然也就要以看富士山為優先了。
看來,要塑造觀光,還是要透過小說或電影等文藝的行銷最有效了。靜岡能成為文學故鄉,當然許多文人雅士也有許多功勞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