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慧玉台北報導】全球景氣渾沌不明,台灣企業實施無薪休假家數像是得了流行性感冒,三家、六家、十二家…,罹患者數字不斷向上攀升,受薪者看得心驚膽跳,人人自危,就怕哪天自己公司也不幸淪陷,被迫放起「無薪假」。
少了收入的無薪假該怎麼過?節省不必要支出應是大多數人的第一選項,且戰且走,觀望著景氣燈號,公司何時恢復正常上工;經濟壓力較大的,也有人會選擇接接案子,補貼減少的薪資;再者,職涯、生涯規畫的重新檢視也是必然,平時上班生活忙碌,難得有時間停下腳步好好思考、吸收新知,而無薪假或許是個轉折的契機。
據一○四人力銀行二○○九年初調查,金融海嘯席捲時期,「休息」和「賺錢」是放無薪假上班族的主要規畫。無論是「正在休」或「即將要休」無薪假的受訪者,都認為無薪假期間「宅在家裡陪家人」和「兼職打工」是最好的規畫。另有兩成民眾會趁機「積極尋找其他更穩定的正職工作」。
而「已經放無薪假的人」,有較大比例會藉此「積極運動保養身體健康」及「尋找創業商機」;而「即將要放假」的受訪者中,則有兩成的人打算「利用時間考證照」,兩成想「準備公職考試」。至於真正想利用無薪假旅遊的人,則不到一成。
無薪假的下一步是否會是裁員?誰也說不準,但能保住工作的只有自己!一○四人力銀行行銷處協理陳力孑指出,無薪假期間也是最佳充電時機,尤其國內員工普遍語文能力較為欠缺,因此建議安排增進本身工作上所需語文能力的課程。
陳力孑表示,具有一技之長的員工目前在職場上還是很欠缺,也很搶手。具有技術性的工作者,企業求才時間甚至要超過一百天,而大學一般科系平均求才時間為三十三天,可見,擁有一技之長才是保住自己飯碗、為自己加薪的最佳保障。
據一○四統計,二十年資歷的木工師傅,每日薪資可達三千到五千元,相較於近期放無薪假的科技廠藍領作業員,專精與獨特性是關鍵因素。陳力孑建議,在無薪假期間,不妨到職訓中心報名課程,尋找、訓練自己的一技之長,無論是開發新領域,或是讓自己在既有工作領域中更專精,創造無可取代的價值,將是無薪假期間最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