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阮愛惠報導】幫客人找東西快,結帳不慢,客人如果有任何問題,立刻就有白袍專人諮詢,這是藥粧店提供的賣藥又賣粧氛圍,符合現行生活潮流。
但,正牌駐店藥師卻覺得,在此「專業不受尊重」,顧客總把她們當店員。
二十六歲的郭曉涵,在知名的連鎖藥粧店上了半年的班之後,就掛冠求去了。這是她取得藥師資格後的第一份工作,原本抱持著「財團經營比較長久穩定」的心態來求職,薪水也和醫院和健保藥局差不多,作不下去的原因即是:「專業不受尊重」,無從發揮。
在藥粧店當駐店藥師,不必作調劑工作,因為消費者不會來這裡配處方藥,他們來買成藥,頂多問一下「胃痛吃什麼藥?」或「哪一種止瀉藥比較有效?」甚至消費者心裡早有定數,只會問「什麼藥擺在哪裡?」藥師不當班的時段,藥品照樣賣,藥師的專業能力在這裡只是聊備一格,所以大部分負擔的是類似店員的工作。但因為藥師薪水不低,有時甚至比店長高,所以處境尷尬。
十三年藥師資歷、現任職於診所藥局的藥師沈杏蓉表示,若只是存著「領薪水過日子」的心態,在藥妝店上班也沒什麼不好,但畢竟念了那麼多年的書,好不容易取得藥師身份,為什麼不好好維護專業能力?在健保藥局任職的藥師每年都要修習持續教育的學分,才能跟健保局續約,即使薪水差不多,她還是選擇在醫院或健保藥局工作。
沈杏蓉指出,就藥師的職業道德來說,每一種藥都不能以「賣出去就好」作為了結,也不能依消費者指名要什麼給什麼,一定要多詢問幾次,作最基本的判斷。例如,有B肝的人,不能吃普拿疼;而有睡眠障礙的人,就不宜吃含咖啡因的藥,即使是眾所周知、任何藥局都買得到的成藥,都隱含著危險性。
連鎖藥粧店及非健保藥局在開業之初雖然都要藥師牌照的申請,但在藥師離職之後,是否馬上有續接?目前主管機關並未強制規定期限,也很少開出罰單,所以很多藥粧店雖然長期在人力公司網站上PO著徵人啟事,表示有在找藥師來駐店,但到底是真的找不到?還是只虛晃一招?就很難判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