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財童子拜別安住地神後,隨即前往迦毘羅城參訪婆珊婆演底夜神,據經疏解釋:「婆珊」為「春」,「婆演底」為「主」;「婆珊婆演底」意為春時苗稼,主初入地,能生萬行。

經典記載,婆珊婆演底夜神對惡慧眾生,能起大慈心;對不善業眾生,能起大悲心;對作善業眾生,能起喜心;對邪道眾生,能起令生正行心;對劣解眾生,能起令興大解心;對樂生死眾生,能起令捨輪轉心;對住二乘道眾生,能起令住一切智心。
由於婆珊婆演底夜神成就「破一切眾生痴暗法光明解脫」法門,故於生死長夜中,能以大悲行呵護眾生,令其善根增長。
〈慈容三十二現〉版畫內容與善財童子參訪婆珊婆演底夜神無直接關係,此處版畫以老松樹為背景,白衣觀音雙腳赤足斜倚於樹下,呈坐姿。菩薩右側有一童女,頭挽雙髻,赤足,雙手合十朝禮觀音。
此處「童女」造型應該就是民間觀音與「龍女」的信仰造型之一。至於「龍女」之所以為觀音菩薩左右侍者,根據明代《南海觀音菩薩出身修行傳》記載,傳說東海龍王的三太子曾於海中化現為金鯉魚,因不慎被漁人捕獲,攜至市集叫賣,命在旦夕。
觀音菩薩知悉此事後,便命善財化現為客人,向漁夫買下金鯉,救了東海龍王的三太子一命。東海龍王為了感謝觀音菩薩搭救之恩,命三太子的公主「龍女」,也就是東海龍王的孫女,代為送上九龍吐焰的明珠一顆,以表謝意。
菩薩接受了明珠即請公主回宮,然此時龍女卻慕道修行,皈依佛法,從此成為觀音菩薩的侍者。
〈慈容三十二現〉偈語作者鐵山仁禪師,宋元之際禪僧,無傳。偈語為:
五十三參指路人,
因循流落百餘城;
草鞋踏破成何事,
爭似歸家罷問程。
偈語內容雖然與善財童子參訪婆珊婆演底夜神無關,卻是描述善財童子參學訪道的歷程,同時也是漫漫歸家之路。
禪宗公案裡說善財童子踏破草鞋,歸家問程,參訪了五十三位善知識,不過此時禪師卻問學僧:更有一人善財不參!
您知道是什麼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