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克拉克
文/山羊
舅舅口才一流,阿嬤常笑說他有「三寸不爛之舌」。
小明開始好奇:三寸的舌頭究竟有多長?動物界裡又有哪些「長舌一族」呢?
先說我們的舌頭,從口咽部到舌尖平均約10公分。古代的一寸約3.333公分,因此「三寸之舌」可不是亂說的。
大食蟻獸 名列前茅
動物世界中,如果先排除一些海洋巨獸,譬如舌頭長2.5~2.7公尺,重約3000公斤的藍鯨,哺乳動物的「長舌冠軍」非大食蟻獸莫屬。牠們的舌頭寬雖僅1.5公分,卻能伸到60公分長。
發現蟻丘時,食蟻獸會先用鋒利的前爪挖開,然後伸出又細又黏的舌頭,把四散奔逃的螞蟻一隻隻黏起來吃,像我們在吸麵條一樣。牠們也會將舌頭深入蟻穴內,像刷子一樣不停的「掃蕩」,速度快到每分鐘能伸縮、舔食150次以上,一天可以吞下3萬隻螞蟻才會滿足。
長頸鹿的長舌也很厲害,長45~50公分,像我們的雙手一樣靈活有力,不僅能纏住樹枝、捲取葉子吃,還能清理鼻子及耳朵。深藍黑色舌頭呈則能避免在長時間啃食高枝葉時被陽光紫外線晒傷。
歐卡比鹿(okapi)的舌頭長30~35公分,顏色與長頸鹿相似,同樣可以用來摘食葉子與清理鼻子及耳朵臉部。由於牠們非常愛乾淨,生病需餵藥時,動物園管理員只要把藥液倒在牠們背上,歐卡比鹿就會立刻用舌頭舔乾淨。
跟食蟻獸一樣愛吃螞蟻的大穿山甲也會用前爪破壞蟻丘,再用長約30公分的黏滑舌頭大快朵頤。
其他還有小食蟻獸、樹懶,舌頭也長達20~25公分。
彈舌功夫 速度驚人
另外,有些體型不大的動物,舌頭的長度、速度與威力卻令人驚嘆。像變色龍就讓人印象深刻。牠們的「彈舌功」堪稱是捕食神技,彈出的速度像擊發的子彈那般神速,常讓一些昆蟲措手不及。
一旦發現獵物,變色龍會先用獨立轉動的雙眼鎖定目標,判斷距離,然後射出幾乎與身長相等,長25~30公分的黏性舌頭,「啪」地黏住昆蟲,再迅速收回,飽食一頓,整個過程不到0.07秒。
小型變色龍的舌頭比例與爆發力甚至更強,可達體長的1.5~2倍。研究顯示,某些小型變色龍的舌頭從靜止狀態衝到時速100公里,只需百分之一秒,比戰鬥機還快,更像是一顆發射的炮彈。
這一切都歸功於牠們舌頭內獨特的彈性結締組織,這些肌肉會收縮並儲存能量,像上緊發條的彈簧一樣瞬間釋放,爆發出驚人的速度。
綠鬣蜥的舌頭長度20~30公分,不僅能抓食葉子與水果,還能感測溫度與氣味,功能有點像蛇的信子,常會伸出舌頭來「聞」。
青蛙舌頭長度最多約1.5倍的頭身長,可達10~12公分,能在0.1秒內反彈,瞬間黏捕飛蟲。
鳥類當中,劍嘴蜂鳥的舌頭超過10公分,與喙一樣長甚至更長,專門深入長管花朵,用像吸管的舌頭吸取花蜜。舌頭末端的分叉則能左右彈動,每秒來回舔吸13次以上。
啄木鳥的舌頭柔軟靈活,能自由彎曲,具有黏性,可以伸出嘴尖外達10公分遠,約是體長1/3,輕鬆將躲在樹洞裡的蟲兒抓出來吃。
另外,吃花蜜的蛾類都擁有中空吸管式的長舌頭,用來汲取深處花蜜。其中舌頭最長的是熱帶的天蛾,長達28公分。
說到這裡,小明才恍然大悟——原來在動物世界裡,舌頭的長度與功能是牠們生存與覓食的利器,比起我們的「三寸之舌」,一點也不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