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首相菅直人下台,是因為處理大地震與福島核能外洩失當,而飽受外界責難。分析師認為,換新首相有利日本政府重燃拚經濟的熱情。
但無論誰當首相,都將面臨一連串經濟挑戰,包括強勢日圓威脅出口、災後重建工程、化解核能外洩危機、制定新能源政策和削減龐大公共赤字等。日本是財政狀況最糟糕的工業國,八月中旬,穆迪下調了對日本的主權債務評級。
新首相野田佳彥表示,將一個個解決災後重建、福島核電站洩漏事故及嚴峻經濟形勢等難題。
日本福島核能電廠發生的核災事故,洩漏出的放射量規模,是廣島遭原子彈轟炸時的一百六十八倍。日本政府將這個事實隱瞞了半年,八月底才對外公開。
地震災區民眾一方面期待新首相能加速重建,另一方面對他冷眼相看,一名老太太從電視機前走過,說道:「野田?這人是誰?」另一位災民嘆口氣說:「這個人能領導國家嗎?」
半年了,福島縣仍然有待清理、走出陰影,這麼緩慢的復原步調引發一個疑問:究竟是哪個日本會從這場悲劇中勝出?是從二次大戰灰燼中堅強站起的日本,還是這二十多年世人比較熟知的那個陷入經濟和社會泥淖裡的日本?
無論是拚經濟或核災後的重建,對新首相來說,爛攤子都不好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