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前總理塔信上月底訪問日本,在東京記者會上,帶著大哥的口吻,敘述她那才貌雙全的總理妹妹。他表示常與家人通電話,但不會介入妹妹盈拉的執政。
塔信說,他很關心盈拉,因為盈拉小他十八歲,就像他的大女兒一樣,他結婚時,盈拉才八歲,後來他將盈拉送到美國念書,念到碩士,也安排盈拉到他的公司上班,培訓她。
他說,泰國要變成真正的現代化國家有四個支柱,包括民主、言論自由、法治、優質的經濟成長。但盈拉有自己的判斷,而他就像一本百科全書,盈拉想查詢,就可打開,不想查詢,就闔上書。
塔信否認會給盈拉帶來政治風險。他說,「盈拉與我相差一個世代,她是人民選出來的。我認為自己不會給妹妹帶來任何風險,也不是她的政治包袱。」
不過,塔信承認他曾參與泰國新政府政策的制定。總理選舉期間,他與泰黨高層就提高最低工資等政策交換過意見,並提出建議。
盈拉當選後,向內閣和國會下議院宣布施政綱領,內容包括新政府第一年急需解決的問題、國家安全政策、經濟發展政策、社會與民生政策、國土資源與環境政策、科技創新研發政策、外交及國際貿易政策和內政事務管理政策。她的施政綱領,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塔信的政策主張。
塔信在日本期間,把泰國這五年的政局動盪,與日本走馬燈似更換首相的政局相提並論:「日本這五年來的政治與泰國極為類似。那就是,在我和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下台後,都一連換了好幾個首相。」
塔信強調:「泰國政治穩定,關鍵在民意。從現在各地發生的政變看來,執政者無法抗拒的是民意。只有願意聆聽民意的政府,才能真正鞏固政權。」
塔信究竟是妹妹的政治包袱,還是百科全書,泰國人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