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容二十八現】 觀自在菩薩

林孟蓉 |2011.08.15
1493觀看次
字級

善財童子離開善度城後,繼續南訪補怛落迦山中的觀自在菩薩。

據《華嚴經疏注》的解釋,觀自在菩薩所居聖地「補怛落迦山」是在南印度之南,意為「小白華樹」,此樹香氣遠聞,而且聖地因遍滿此芬芳之香樹,能令一切眾生聞見歡喜,因此有「隨順」眾生之意。〈觀自在菩薩讚〉中有偈云:「觀音常在如來所,普現眾生一切前;補怛洛迦山險絕,寶林香草間流泉。」

《華嚴經‧入法界品》記載,觀自在菩薩以大悲為行門,普門示現,成就「大悲行解脫門」,故能救諸怖畏,令眾生離世間種種恐怖。

〈慈容二十八現〉版畫、偈語皆與善財童子參訪觀世音菩薩無關。版畫的構圖層次依序為觀音、蓮花、巨岩、岩下波紋,由上而下,漸次勾勒出菩薩寧靜而樸素的韻味。菩薩是版畫的主體,盛開中的蓮花、觀音、法相上的頭冠、寶衣皆以優美的陽刻線條加以表現,作品在淡宕中呈現出「白衣觀音」的信仰造型。

偈語作者是宋朝臨安府靈隱寺瞎堂慧遠禪師。據僧傳記載,禪師早年參靈巖禪師,微省,後謁圜悟克勤禪師。某日圜悟禪師舉龐居士不與萬法為侶做為參悟因緣,慧遠禪師剎那頓悟,仆伏於大眾中說「我夢覺矣!」

某夜,慧遠參問圜悟:「淨空無一物,赤骨力貧無一錢。戶破家亡,乞師賑濟!」

圜悟說了:「七珍八寶一時拏!」

慧遠言:「禍不入謹家之門!」

圜悟續言:「機不離位,墮在毒海!」慧遠隨聲便喝!

圜悟遂以拄杖擊禪床言:「喫得了禪棒嗎?」

於是慧遠又喝了一聲,而圜悟連喝兩喝。隨後,慧遠禮拜,從此禪機峻發。

宋代知府,葛剡居士,字謙問,號信齋,少慕禪意,首謁無庵禪師,參究「即心即佛」無所契悟,隨後請益慧遠。

一日,慧遠禪師舉「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請居士小參,葛剡豁然有悟,即以偈言:「非心非佛亦非物,五鳳樓前山突兀;陽影裡倒翻身,野狐跳入金毛窟。」

慧遠禪師言:「居士見處祇可入佛,未得入魔在。」居士禮拜。

禪師續言:「為何不是『金毛跳入野狐窟』?」剎那,居士頓悟。

隨後,慧遠禪師以偈示之:「即心即佛眉拖地,非心非佛雙眼橫;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

如果佛與魔只是一線之隔,那麼我們的眼睛是橫的,鼻子是直的,妳看到了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