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電小發明 看見綠色的日本

 |2011.08.14
862觀看次
字級

日本爆發核危機以來,五十四座核能反應爐只剩十六座繼續運作,其餘因安全檢測未過而持續關閉。朝日新聞報導,若所有核電廠都關閉,明年夏天的供電量恐將短少百分之九點二。

福島核災後,日本限制電力使用,一家公司發展不用電自動門,備受矚目。這家公司就位於福島縣重災區,不用電的自動門採用槓桿原理,只要有人踩過裝在門口的踏板,自動門感應到重量後,便自動打開。

日本盛暑又遭遇供電短缺,內建電扇的「空調服」夾克需求大增,廣受歡迎,已有近一千家企業採用。另外,神奈川縣一家食品公司把廢棄的易開罐排列在冷凍倉庫屋頂,由於易開罐能隔絕日照,屋頂表面溫度降低了約二十度。

各國都有類似發明,美國科學家曾研究,使用綁在膝蓋的M2E電池,利用人體律動,譬如走路、跑步,一次能產生五瓦電力,足以讓手機充飽電。美國紐澤西州電信電話公司建造一座辦公大樓,利用能量收集裝置,將三千多名員工散發的熱量收集起來,置換為電能,用於照明、電腦辦公。科學家還設想一個發電奇招,用「巨蟒」向海浪要能量。「巨蟒」是巨大的橡膠管,像蛇一樣,它在巨浪中沉浮,可以大量收集能量,轉化為電能。

此外,綠葉吸收光能,可從水分中奪取電子,產生綠葉電流。一棵大樟樹或梧桐樹約有二十多萬片樹葉,攤開來面積可達兩千三百平方公尺,相當於覆蓋三十六畝土地的巨型太陽能轉換站。這還是一棵樹,要是一片茂密樹林,發電能力十分可觀。

現代社會幾乎離不開電,傳統發電方式,火力、水力、核能都被指為不環保與不安全,而環保人士鼓吹的太陽能,其實也極耗能,也會污染。這似乎證明「只要發電就不環保」。

各國小發明產生的電力也許微不足道,但積沙成塔也很可觀。今天很多發明,在過去是無法想像的,不用電、少用電的發明,只要科學家更努力發明,未來不是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