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寸土寸金的都市中,想要擁有一方田地,享受田園之樂,是奢華的夢想。若不計較心中那畝田的大小,工業技術研究院南分院黃盈賓博士(見左圖)所研發的「都會田園『眾』菜包」,可慰藉人們想當農夫的渴望。
塑毒風暴影響所及,民眾將「天然ㄟ尚好」奉為飲食圭臬。不禁要問怎麼吃最安心?答案是自己種最安心啦!但能種在哪呢?黃盈賓以竹材複合生物肥料創新研發的「都會田園『眾』菜包」,小巧簡便,在自家陽台、窗台或頂樓半日照之處就可以栽培,運用都會狹小的空間,也能一圓農夫夢。
「眾」菜包裡有六件組,包含栽種餅、栽種杯、有機肥、竹醋液、不織布籃、水盤。民眾只要把「生態竹材複合肥料」放入棉質不織布(透氣、透水性佳,根部較不易腐爛)的籃子裡,再把內含種籽的竹纖維栽種餅,放入紙漿做的栽種杯即可;往後,只要定期澆水、噴噴所附的竹醋液作為營養補充與驅蟲劑,約三至八周就能收成!
黃盈賓表示,該產品最特殊之處,在於將竹材磨製成粉末,搭配豆粕、微生物等經過三個月發酵製成天然堆肥,再以竹碳調整其酸鹼值,其中的竹纖維、竹碳能充分發揮保水、保肥的功效,因此一方面可作為種籽發芽的介質,另一方面可作為培養土,民眾只要澆水就可以輕鬆等待收成。
目前該產品已申請專利,並有空心菜、萵苣、芹菜、小白菜四種選擇,日後可依廠商需求增加其他種類。唯由於尚未量產,現在價格約在五百至一千元,預計量產後可降至五百元。其中以竹薄片熱壓成形的水盤,可生物分解,民眾種完後不想繼續,丟棄也不會造成二次汙染;但若繼續種植,只要換栽種餅與紙漿杯即可。
黃盈賓指出,台灣竹林面積高達十五萬公頃,相關資源豐富,目前除了開發為竹碳利用,希望還能開發出不一樣的用途,而如今研發為栽培土利用,讓用途更廣泛。據了解,全球有機肥產值每年上達百萬美元,保水、保肥力優於一般有機肥的竹材複合有機肥,價格又介於化肥與一般有機肥之間,市場潛力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