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吳娟瑜
藝美發現自己從小缺乏一個有力的「女性形象」來認同,來從旁學習,導致二十歲了,還過著隨波逐流的日子……
每一個人在生命成長的過程,需要至少一個認同的對象,藉以形塑內裡,攀根而上,再脫身而出,做真正的自己。「真正的自己」清楚個人的個性特質、能力方向,並能發揮所長,逐步施展這一生的貢獻。
˙What:女性形象不見了
藝美讀到大學日文系二年級,當初選這個科系是因為哈日,舉凡日本動漫、藝人……都令她著迷。和閨蜜Amy去了東京、大阪、京都、名古屋幾趟後,哈日的熱潮逐步冷靜下來。
有一回,在校內的文化講座,聽到講師提到盧梭名言:「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你不想做什麼就不做。」藝美聽了這話如雷灌頂,她細細咀嚼這句話的內涵,並且對自己惶惶終日,失去人生目標感到驚慌。
哈日所以選擇日文系,但是大學畢業後要做什麼?每回學期初,老爸總是一句話:「妳要趕快自立更生,我不可能養妳一輩子。」說完才把學費拿給她。
念完大學二年級,藝美的情緒更加迷茫,Line上找不到閨蜜,彷彿被拋棄的失落;大學教授大聲問她:「妳怎麼沒加入小組討論?」她幾乎要崩潰大哭;加上,一個她喜歡的建築系男同學愛理不理,對她說:「我們就是好友以上、情人未滿」,直接否認兩個人的曖昧關係。
盧梭的那句話一直在心頭縈繞,藝美發現自己從小缺乏一個有力的「女性形象」來認同,來從旁學習,導致二十歲了,還過著隨波逐流的日子,同學一邀就走,同學不邀就難受。她問自己:「為何我不想做什麼卻不敢拒絕?」
˙So What:尋找正向氣質
藝美在自我探索時,發現自己常掉入迷茫的情緒漩渦,眼前似乎有座燈塔,卻忽明忽滅,模糊不清。深入自己成長過程,藝美逐漸明瞭,兩歲離家而去的親生媽媽遠嫁美國,對她而言,遙不可及,也從未想去探望,更談不上和解的必要。
至於學校的女老師,似乎也沒有特別來關照的人,而所謂哈日的「女性形象」都是裝可愛的小女人模樣。
「啊!原來如此!」,藝美一路追索下來,她看出自己人生的一路「空白」。
「如果可以,妳希望的女性形象是有哪些性格特質?」我引導藝美重新建立自我形象。
「堅強、勇敢、瀟灑、自由自在……」藝美滔滔不絕地說,她不要以往的軟弱、害怕、妥協、委屈……
˙Know What:重建女性形象
「我已經二十歲了,還來得及改變嗎?」藝美有點怯懦地矛盾起來。
「妳不是喜歡盧梭那句話嗎?請再多唸幾遍,我們來研究重建女性新形象的『自由意志』在哪裡?」我鼓勵藝美絕不放棄。藝美口中喃喃自語,重覆唸了幾遍,她陷入深思。
以她二十歲的年紀,已經警覺自我形象的缺失,我告訴她:「不懂欣賞妳的男人,不要也罷;不珍惜妳的閨蜜,不要也罷;不勉強、不討好,妳才有機會活出個人的自我形象。」
藝美認真思索了幾天,一個月後我們再度見面時,她已經有了清晰的輪廓,為往後的「自我形象」來努力重塑。
第一、師長形象:從身邊的師長尋找二至三個,不論男性教授、女性教授,學習他們為人處事積極、治學嚴謹的態度。
第二、專家形象:從社會上,尋找引領風騷的專家,學習他們樂於分享、創造機會的利他思維。
第三、人才形象:從影音、電影、文學、藝術、科技等各領域,尋找世界各國獨樹一格的專精人才,學習他們找到個人形象的訣竅。
「我,一切有了開始,準備把自己清楚地找回來!」藝美的臉上開始出現了堅毅不屈的線條,我真為她感到開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