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聽人間】 日久他鄉是故鄉

趙曉寧 |2011.07.05
1055觀看次
字級

從台灣到異地留學、生活的人不在少數,但老遠跑來台灣過日子的人可就相對少多了。有人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外國人在台灣生活大不易;因此,語言不通,也是原因。

最近,一對來自英國的兄弟,卻完全顛覆我既有的印象。這對兄弟分別在台灣生活了十八年、十七年,兩人講得一口標準國語,也早已習慣了這裡的生活。

兄弟倆合開了一家設計公司,有三十多個員工。哥哥負責行銷、訓練,弟弟負責設計,在當老闆之餘,兩人還覺得他們的工作「好玩極了」。

喜歡創意與設計的弟弟東尼告訴我,他十九歲時來台,原本只打算玩個幾天就回去,沒想到喜歡上這裡,不但留了下來,還娶了台灣老婆,不久還把哥哥也從英國「挖」了來。

為什麼喜歡台灣?東尼說,他喜歡台灣的天氣與人情味。這點,哥哥詹姆士也完全同意。我問他倆:台灣天氣這麼熱,你們還說喜歡?沒想到哥兒倆竟然異口同聲地說:比起倫敦,台灣天氣真是太好了!

說到工作,兩人也很開心。東尼說,他從小喜歡畫畫,長大從事設計,是他的選擇,跟許多富有創意的同事工作,幫客戶找到好的方向,尤其覺得高興,因為,幾乎每一天都像在「玩」,都覺得很「好玩」。 

哥哥詹姆士也說,當初他在倫敦工作,薪水比這裡高多了,可是,每天忙得要命,許多想做的事都不能做。現在呢?他工作愉快,做得又有成就感,在英國的朋友都很羨慕他 。

聽到他們的說法,我忽然想起另一位在美國學校任教的外國年輕女孩卡洛琳娜。她個性活潑,人也很好相處,但是,來到台灣三年了,她始終不怎麼喜歡台灣,原因是,她一直沒學國語,來往的永遠是她小小的外國人圈子。

在台灣,她覺得自己是要接受別人異樣眼光的「外國人」,無法融入我們的社會。什麼時候回家鄉啊?朋友們常問她。她也很矛盾,不知道到底要不要回去?什麼地方才算是家鄉?問起在此地落腳已久的詹姆士兄弟,兩人毫不猶疑地認為,台灣已是第二故鄉。問起想走卻遲遲未行的卡洛琳娜,她的惦念依舊是美國南方的那個城鎮。看來,要把他鄉變成第二故鄉,可不是每一人都做得到的呢!(本專欄每周二見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