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不再住帳篷、過遊牧生活,而將是一家煤炭公司的股東。六月初,政府給國民每人分配了五百三十八股該公司股票。政府希望通過分發股票向國民證明,在蒙古大興採礦業的決定,將會給他們帶來甜頭。
八百年前,成吉思汗橫跨歐亞。現在,根據蒙古的全球化戰略,它要從地底挖出煤、銅,來滿足本地區超級大國的胃口。
塔班陶勒蓋煤礦位於中國北部邊界附近的南戈壁沙漠,約有六十四億噸煤炭儲量,是世界第二大煤礦,僅次於中國的勝利煤田。
用於採礦的資金正湧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蒙古經濟今年將急劇增長一成左右,後年的擴張速度可能會接近二成三。隨著外資蜂擁而入,蒙古股市飆升,房地產投資陷入瘋狂,央行也在極力遏制蒙古貨幣升值壓力。
這個內陸國家擁有豐富的煤礦和其他礦藏資源,大都未開採,因此成為許多外國投資者和煤礦開採公司垂涎的寶地。但蒙古總統查希亞最近出席一個論壇,說出了很多人的想法。他說,「上天賜給我們在蒙古的礦產,是福還是禍?」
銀行家預計,煤礦公司雖然尚未開採,但該公司公開發行股票後,總市值將達到一百億美元,使每個蒙古人手中的股票大約值三百六十美元。除了分發股票,蒙古公民每人將獲得折合五十五美元的現金,每月再津貼十五美元。
但投機者迅速來到窮鄉僻壤,把現金擺到牧民面前,許多牧民眉開眼笑,用手中那些股權證明換取現金。這種大規模的資產轉手,造就了富豪,也引發公眾普遍的憎恨情緒。
蒙古深居歐亞大陸的內陸,是世界第二大內陸國(第一大為哈薩克),沒有出海口使經濟備發展受限。蘇聯解體後,蒙古工業基礎薄弱、生產技術落後、生態環境破壞、荒漠化嚴重、基礎建設不足等問題浮現。
從一九九五年起,蒙古大呼拉爾會議就有議員不斷呼籲「加入中國」,到二○○七年,共提出四十三次,但遭到阻力,一直未列入議程。二○○四年,才專門就此進行討論,戈壁省主張,建成類似香港和澳門一樣的特別行政區。
二○○二年起,蒙古經濟持續發展,每年GDP成長約百分之六;二○○七年更達百分之九。如今大力開發煤礦,全民皆股東,是否能使蒙古脫胎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