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慧玉台北報導】今年各地氣候異常,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消息頻傳,澎湖魚群大量暴斃,墾丁珊瑚產卵期延後一個月,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及漁業資源枯竭。台灣珊瑚礁總體檢昨天開跑,環保團體和學者專家,呼籲政府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及漁業資源枯竭的事實,應立即畫設海洋保護區,以確保海洋資源可以永續發展及利用。
中研院研究員陳昭倫指出,畫設海洋保護區,提供海洋生物一個喘息空間,將人類干擾降到最低,對於幫助海洋族群恢復有其必要性。 近年來,各國政府意識到海洋保護區的重要性,訂定「德班協定」,目標是二○一二年前各國領海應有百分之十二面積畫入保護區,但目前台灣海洋保護區僅占領海面積百分之五,保育進度及觀念落後,必須加快腳步。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表示,民間從二○○九年開始參與台灣珊瑚礁總體檢,體檢發現,二○○九年體檢出東北角、小琉球及蘭嶼的珊瑚覆蓋率都不到三成,屬於劣化狀況;去年小琉球劣化更嚴重,珊瑚覆蓋率還不到百分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