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慧玉台北報導】全國糧食安全會議於昨日召開,為期兩天。昨天針對近期受矚目的提高糧食自給率、風險管理機制等議題做討論。
農委會主委陳武雄強調,農委會決定全力提升台灣糧食自給率,從目前的百分之三十二,到二○二○年時達百分之四十。
為了達成目標,農委會也擬訂策略與措施,包括活化休耕田,並鼓勵在地消費,提高國內稻米的消費量。
台大農業經濟系教授林國慶在會議中指出,台灣二○○九年糧食自給率為百分之三十二,參考日、韓分別將糧食自給率訂於百分之五十與百分之四十七,自給率偏低,他建議目標糧食自給率可設定在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五十,而未來十年可以百分之四十為目標。
林國慶指出,要提高糧食自給率,重點應放在政策的改革上,台灣目前休耕面積為二十點九萬公頃,棄耕面積也達九十萬公頃,政府必須正視此問題,應以逐步調降休耕給付額度與休耕面積、降低稻米收購保價額度,搭配直接給付制度等政策來改善。
林國慶也表示,在現行生產結構、政策架構下,要提升糧食自給率實為不易,還必須考慮產銷失衡問題,因此建議階段性改善,以及研擬相關配套措施。
陳武雄指出,等到二○二○年,活化休耕地預計將達十四萬公頃,六萬公頃契作,直接給付制度牽涉廣大,是中長期的目標,尤其是取消稻米保證價格,稻米價格下降非常快,必須有整套配套措施,包括福利政策、老農津貼、肥料價格補助等,都必須納入考量。
此外,去年十月台灣於APEC所倡議的區域性糧食安全儲備機制,亦是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