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相國楊堅接受北周靜帝的「禪讓」而稱帝立國,建立隋朝,年號改稱「開皇」。

隋朝繼承了北周的強大國勢,俟內部安定後,即滅除南方的「陳」國,結束了二百七十餘年的南北朝的混亂局面。
當時書法風格亦隨著隋朝的南北統一而融合,南帖北碑同流發展,最為燦爛的是楷書形式的確立,居書史承先啟後之地位。
隋代的國祚甚短,書家名跡也極少,但對於唐楷的影響,至今有目共睹;唐代時歐、虞、褚、薛、徐、李、顏、柳等人的精詣,整齊之中仍有古味,隱約可以窺見受隋碑之影響。其中以〈龍藏寺碑〉、〈蘇孝慈墓誌銘〉及〈董美人碑〉等為代表。
〈蘇孝慈墓誌銘〉出土於清光緒十四年夏日,彼時陝西蒲城大雨之後地陷,此墓誌銘因之而出,該銘石為正方形,內文記述主人生平事蹟。
蘇孝慈原名慈,字孝慈,祖籍扶風,早年為西魏右侍中士,後從北周及隋,隋文帝仁壽元年逝於交州(今越南中北部),仁壽三年歸葬同州(今陝西大荔縣),此誌因為當年所刻。原題「大隋使持節大將軍工兵二部尚書司農太府卿太子左右衛率右庶子洪吉江虔饒袁撫七州諸軍事洪州總管安平安公故蘇使君之墓誌」。書法與刻工均極為精美,遺憾無書丹者及刻石人之姓名。觀其筆姿,秀潤兼剛勁,字體結體,端整妍美,筆力仍有北碑之峻整,集秀麗與雄勁於一,為初唐之楷書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