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傳遞著作家心中的夢想,也牽引讀著走向夢想。
喜歡閱讀路邊上的招牌,它們宣說著餐廳老闆的夢、享用美食者的夢、家居環境的夢……
我透過文字說夢,多情是夢、理想是夢。以前讀南唐李後主的〈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反覆咀嚼的是「獨自莫憑欄」,且偏偏更愛憑欄、惹閒愁;近來又時時想起這首詞,腦海裡出現的是「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是啊,明知身是客,卻還要貪歡,因為夢還未醒啊!
出版工作也是夢,是文化人的夢,讓自己化作一座橋、化作一個織錦的人,謙說是為人作嫁裳,還不是為圓自己文化人、知識分子的夢,台灣在七、八○年代年的純文學、爾雅、洪範、九歌等小而美出版社,出版國內作家作品,另外,還有志文出版社翻譯世界名著、光復書局出版國內兒童與藝術外名著。
對郝明義而言,出版與閱讀,都是他一生追尋的夢,他要在文學之外增加一點點,率先在商務印書館推出充滿新意的「文學PLUS」,為文學的出版方向開啟新的嘗試;之後,他自己成立「大塊出版社」,說是「大塊甲我以文章」,他用心撿拾如拾穗者,又推出「Net & Book」雜誌書系,提供喜歡閱讀的人「閱讀面面觀」的統整思考,乃至跨界閱讀。
牡羊座的他,分析自己的牡羊個性,以《金剛經》洗滌自己的心,心更澄靜夢還依舊,他又做起「PLUS」這件事,讓經典在創意中,流向時代,流向更年輕的心田。